[发明专利]一种热弯玻璃生产用热弯设备及其热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9237.0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4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李进学;项颖;陈清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徽玻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3 | 分类号: | C03B23/033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张晓芹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生产 用热弯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弯玻璃生产用热弯设备及其热弯方法,涉及玻璃热弯设备领域,本发明包括预热模块、热熔模块、限位管、热熔环套、压运组件和驱动件;所述限位管置于热熔环套内,限位管后方于热熔环套的背部安装驱动件,驱动件传动连接至限位管处,用于驱动限位管至热熔环套内旋转;所述热熔环套内壁由两个半椭圆壁套所组合而成,所述两个半椭圆壁套分为大半椭圆壁套和小半椭圆壁套,以在热熔环套内实现平面玻璃的转运、热熔、压制等流程,且相较于传统大规格的玻璃热弯设备,结构紧凑,规格小,操作简单,使用更为经济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热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弯玻璃生产用热弯设备及其热弯方法。
背景技术
热弯玻璃是在玻璃热弯设备内让平板玻璃二次升温至接近软化温度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变形或采用机械结构压弯变形,按预先制作好的磨具形状成型而制成的。
玻璃热弯设备是热弯玻璃制造中至关重要的加工器械,其主要通过热熔、压制以及自动化输送料,对玻璃进行二次成型处理,但基于目前玻璃热弯设备的现状,该类型设备无一例外的是规格大、空间占用面积大,并且加工中涉及多个处理模块,模块间联系紧密,控制难度较大,即,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购入负担巨大,且使用成本高,维护不易。
遂,基于上述所提及的器械现状,需求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且维护方便的小型化热弯设备,改善目前玻璃热弯设备的布置格局,降低使用门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弯玻璃生产用热弯设备及其热弯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弯玻璃生产用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模块、热熔模块、限位管、热熔环套、压运组件和驱动件;
所述限位管置于热熔环套内,限位管后方于热熔环套的背部安装驱动件,驱动件传动连接至限位管处,用于驱动限位管至热熔环套内旋转;
所述热熔环套内壁由两个半椭圆壁套所组合而成,所述两个半椭圆壁套分为大半椭圆壁套和小半椭圆壁套,其中大半椭圆壁套的最窄处较限位管圆心的直线距离大于小半椭圆壁套最窄处较限位管圆心的直线距离;
所述小半椭圆壁套至热熔环套的外壁间嵌入有热熔模块和预热模块,用于软化玻璃;
所述限位管内滑动套设有压运组件,压运组件较限位管双向外伸,压运组件两端至热熔环套内壁滚动;所述压运组件一端至小半椭圆壁套滚动期间,压运组件的另一端较热熔环套向外伸出,所述压运组件一端至大半椭圆壁套滚动期间,压运组件的另一端至小半椭圆壁套处滚动。
优选的,所述热熔环套处设有贯通通道,贯通通道至大半椭圆壁套处布置。
优选的,所述热熔模块的规格大于预热模块,且热熔模块发出热值大于预热模块所发出的热值。
优选的,所述压运组件包括套管,套管置于限位管内同限位管相滑动匹配,所述限位管一端设有与热熔环套内壁相滚动接触的滚动件,所述套管内滑动套设有插杆,插杆于套管另一端向外延伸;
所述插杆朝向套管内的一侧端部设有弹簧,所述插杆朝外的一侧端部固定有模具,模具朝向套管的一侧设有限位环套,限位环套套接固定至插杆处,且限位环套至模具之间设有限位弹簧件,用于限制插杆的移动幅度;所述限位弹簧件在模具置于热熔环套内时同模具相抵触,限位弹簧件在模具处于热熔环套外侧时同热熔环套内壁相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至滚动件和套管相接处的一侧端部抵触,所述弹簧另一端至插杆朝向套管内的一侧端部抵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件包括顶升弹簧,顶升弹簧滑动套设至插杆处,所述顶升弹簧一端同限位环套相抵触,顶升弹簧另一端固定有环座,环座同样滑动套设至插杆处,且环座朝向模具的一侧端部设有多个同热熔环套内壁相滚动接触的滚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徽玻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徽玻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