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8724.5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阳滔;余关龙;贺卫宁;谢莱;王泓;罗桢;邓征宇;包正铎;曾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E03F1/00;E03F5/10;E03B1/04;C04B28/32;C04B28/00;C04B38/02;C04B38/10;C02F1/10;C02F1/28;C02F3/34;C02F3/32;C02F3/02;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散货 码头 污染 径流 收集 净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所述系统由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混凝沉淀单元(4)、生物滞留处理单元(5)和出水回用单元(6)组成;通过对液体散货码头进行分区化处理:在原油罐区布置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在液化天然气罐区布置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在液体化工品罐区布置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型液体散货码头,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成本低、易于控制、雨水回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属于港口码头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液体散货码头是指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液体天然气等用管道装卸和输送的专业码头。由于这些货物品种多,需求量大,存在着产地与加工地、加工地与消费地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很大的货运量;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油气及化工品需求不断增加,也促进了液体散货海运事业的发展和相应的港口码头的建设;液体散货码头作业特点是连续、密闭、运量大、效率高;但由于其液体货物种类繁多,且存在泄露问题,对于污染径流降落到地面与各类污染物、化工品或油类物质混合,其污水处理难度大幅上涨,通常仅悬浮物含量更是高达1000—3000mg/L;这类污水通称为污染径流,通常包括初期雨水、冲洗水、除尘水等污水,但其含有的污染物种类较为复杂不有效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
液体散货码头对污染径流的收集一般采用在码头横向设置排水沟的方式,即平行于码头横梁的方向设置排水沟,由码头两侧向中间排水沟排水。而这种方法对于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利用率很低,大部分雨水无法有效流入排水沟中,这样就使得污染径流直接流入自然水体中,造成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也浪费了大量的雨水资源。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按照老规范、旧要求建设的港口码头污水收集排放已难以达到现有污水排放标准。主要存在一下问题:①污水处理设施存在技术落后、年久失修等情况;②投产时间较早的码头无污水收集处理装置;③内河船舶码头的废水防治设施的完善程度远低于沿江沿海码头;④港区内污染物转运与环卫部门的协调衔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港区污水管道与城市污水管网对接难度较大。
因此如何实现对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处理与回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发明结合了“人工湿地”的设计理念,秉承着绿色、生态、环保的原则,针对液体散货码头的水质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已建成旧码头对面源污染处理能力不足,此类污水悬浮物浓度高、对水体污染严重、利用率不高、污染物种类繁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易于控制且雨水回用率高的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混凝沉淀单元(4)、生物滞留处理单元(5)和出水回用单元(6)组成;所述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所述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和所述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分别收集并预处理原油罐区、液化天然气罐区和液体化工品罐区的污染径流;所述混凝沉淀单元(4)与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和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相连接;所述生物滞留处理单元(5)与混凝沉淀单元(4)相连接,并后接出水回用单元(6);所述生物滞留处理单元(5)由装配式花坛(5-1)、水泥隔板(5-13)、蓄水层(5-2)、种植层(5-3)、细沙层(5-4)、火山岩介质层(5-6)、生物介质层(5-7)、细砾石层(5-8)、粗砾石层(5-9)和集水井(5-1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8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
- 下一篇:天线以及无线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