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8724.5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阳滔;余关龙;贺卫宁;谢莱;王泓;罗桢;邓征宇;包正铎;曾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E03F1/00;E03F5/10;E03B1/04;C04B28/32;C04B28/00;C04B38/02;C04B38/10;C02F1/10;C02F1/28;C02F3/34;C02F3/32;C02F3/02;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散货 码头 污染 径流 收集 净化 系统 | ||
1.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混凝沉淀单元(4)、生物滞留处理单元(5)和出水回用单元(6)组成;所述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所述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和所述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分别收集并预处理原油罐区、液化天然气罐区和液体化工品罐区的污染径流;所述混凝沉淀单元(4)与原油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1)、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和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相连接;所述生物滞留处理单元(5)与混凝沉淀单元(4)相连接,并后接出水回用单元(6);所述生物滞留处理单元(5)由装配式花坛(5-1)、水泥隔板(5-13)、蓄水层(5-2)、种植层(5-3)、细沙层(5-4)、火山岩介质层(5-6)、生物介质层(5-7)、细砾石层(5-8)、粗砾石层(5-9)和集水井(5-12)组成;所述液化天然气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2)主要由溢流雨水井盖(2-1)、汇水渠道二(2-2)、集水管(2-3)和防渗土工布(2-5)组成;所述汇水渠道二(2-2)的顶部设置溢流雨水井盖(2-1),渠底采用可再生海绵混凝土(2-2-1)制成,渠底下方设置集水管(2-3);液化天然气罐区地面可承接道路坡度设置为1%;所述汇水渠道二(2-2)沿道路及人行道设置;所述可再生海绵混凝土(2-2-1)制备原料及其重量分数包括骨料为100—150g质量份、水泥为10—20g质量份、粘结剂为3—8g质量份、发泡剂为0.5—2g质量份、抗裂剂为0.2—1g质量份和水为2—20g质量份;所述骨料主要为沸石、石灰石、蛭石、炉渣、石英石或砂砾;所述水泥为菱镁材料和硅钙质材料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结剂为环氧树脂胶粘剂、不饱和聚酯树脂胶粘剂、丁苯胶、丙烯酸系树脂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发泡剂主要为物理发泡剂包括复合型发泡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或者所述发泡剂为化学发泡剂包括双氧水、电石和铵盐中的两种及以上;所述抗裂剂为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和油棕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再生海绵混凝土(2-2-1)的孔隙率大于40%,其中直径为0.4—2mm的孔隙体积占比超过60%,透水系数大于2mm/s,最大持水率超过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化工品污染径流收集与预处理单元(3)由汇水渠道三(3-1)、污水池(3-2)、PLC控制终端二(3-3)和搅拌器(3-4)组成;所述污水池(3-2)与汇水渠道三(3-1)相接,且在污水池(3-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连接带有可检测甲苯、正丁醇、甲酚或二甲苯浓度的智能感应探头的PLC控制终端二(3-3);所述汇水渠道三(3-1)由支渠三(3-1-1)和干渠三(3-1-2)组成;所述支渠三(3-1-1)的宽与高分别设置为25cm和35cm,并设置1%—1.5%的比降,相互间距控制为5—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体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5-3)由泥土和复合菌群多层固定化材料组成;所述复合菌群多层固定化材料由内核和外层包埋物组成,其中内核是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外层包埋物是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所述火山岩介质层(5-6)为厚度200mm的Φ5—10mm碎石;所述生物介质层(5-7)的厚度为300mm;所述生物介质层(5-7)内有填料;所述填料为80%生物滞留介质+10%小陶粒+10%玉米秸秆;所述生物滞留介质包括土壤、河沙和松树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87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散货码头污染径流的收集净化与回用系统
- 下一篇:天线以及无线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