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液膜下电偶腐蚀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6481.1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齐叶龙;付益平;秦兴国;刘昱;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液膜下电偶 腐蚀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液膜下电偶腐蚀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搭接试样;(2)制备对照试样;(3)盐雾试验;(4)腐蚀评价,测定得到待测试样A、待测试样B、对照试样A0、对照试样B0各自的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Ztst‑A、Ztst‑B、Zref‑A、Zref‑B,根据统计学t检验判断Ztst‑A是否显著区别于Zref‑A、Ztst‑B是否显著区别于Zref‑B,若有Ztst‑A显著区别于Zref‑A且Ztst‑B显著区别于Zref‑B,则计算材料A和材料B各自的电偶效应值。本发明运用腐蚀深度数据将腐蚀程度的描述定量化,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不同金属间的电偶效应,并且便于客观比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具体地指一种薄液膜下电偶腐蚀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收紧,工业产品中的轻量化材料应用比例日益升高。由此带来的不同材料间的电偶腐蚀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工程师的关注。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地评价大气环境中电偶组合间的电偶效应水平,成为工业界尤其是汽车企业界关切的问题之一。
中国发明专利CN111141661A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异种金属板材机械连接结构电偶腐蚀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需要进行评价的汽车异种金属板件机械连接结构的两种板材材料,制作由带孔的阳极性板材与螺栓、螺母组成的连接试验件;(2)将连接试验件进行人工加速盐雾试验,去除腐蚀产物后,测定阳极性板材表面与螺栓接触面区域的腐蚀失重量,以及最大腐蚀深度;计算连接试验件中阳极性板材表面与螺栓接触区域的最大腐蚀深度占比和当量均匀腐蚀深度;(3)通过最大腐蚀深度占比和当量均匀腐蚀深度对汽车中异种金属板件机械连接结构的电偶腐蚀进行评价,并区分风险等级。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1.待腐蚀试样处理工序复杂,先要区分两种材料的极性,再根据极性制作带孔的阳极性板材、制作阴极性的螺栓、螺母,再组成连接试验件,步骤繁琐,成本高;2.准确性较差,电偶腐蚀仅在有限区域内出现,试验前后由于电偶腐蚀带来的失重量是非常小的,而采用腐蚀失重量进行评价,是无法准确评价得到电偶腐蚀等级;3.仅能定性地得出机械结构间电偶腐蚀的风险等级,处于同一种风险等级的电偶腐蚀程度则无法比较。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制样简单、操作方便、可定量得到电偶效应值的薄液膜下电偶腐蚀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样简单、操作方便、可定量得到电偶效应值的薄液膜下电偶腐蚀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液膜下电偶腐蚀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搭接试样
将待评价电偶腐蚀的A、B两种材料分别制成待测试样A和待测试样B,两待测试样边缘分别作密封绝缘处理后,共同制作成搭接试样;
(2)制备对照试样
将待评价电偶腐蚀的A、B两种材料分别制成对照试样A0和对照试样B0,对照试样A0和对照试样B0尺寸分别与步骤(1)中待测试样A和待测试样B相同,两对照试样边缘分别按步骤(1)中待测试样边缘作同样密封绝缘处理;
(3)盐雾试验
将搭接试样和对照试样A0、对照试样B0进行大气暴露试验或人工加速盐雾试验,期满取样,去除试样上覆盖物后清洗去除腐蚀产物;
(4)腐蚀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板材加工用毛边清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雪茄烟中多酚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