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6476.0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唐丹;田鑫;苏瑞强;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件 仿真 分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模模块(100)、加载模块(200)、仿真分析模块(300);
所述建模模块(100)用于,建立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对异响分析对象赋予刚度值;
所述加载模块(200)用于,采用重力场法加载静态极限扭转工况,采用瞬态响应法加载动态路谱工况;
所述仿真分析模块(300)用于,进行静态分析得到分析对象极限相对位移值,进行瞬态响应分析得到分析对象时域下的相对位移曲线,当两种工况下相对位移均小于设定位移时,判定为不存在异响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块(200)用于,在加载静态极限扭转工况时,对一个减振器安装点不加载约束,对其他三个减振器安装点均加载Z向约束。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块(200)还用于,在加载静态极限扭转工况时,对不加载约束减振器安装点的对角减振器安装点施加XYZ向约束,对其他两个减振器安装点分别加载XZ向约束和YZ向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块(200)还用于,在加载动态路谱工况时,将采集的车辆多个设定位置的时间-位移谱加载在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上,所述时间-位移谱通过车辆在规定路面上实际行驶所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分析模块(300)还用于,在时域瞬态响应分析之前,在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上分别标记两个异响分析对象的中心位置。
6.一种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对异响分析对象赋予刚度值;
采用重力场法加载静态极限扭转工况和采用瞬态响应法加载动态路谱工况;
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得到两种工况下异响分析对象的极限相对位移值和相对位移曲线;
当两种工况下任意时刻的相对位移均小于设定位移时,判定为不存在异响风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极限扭转工况的加载方法包括,对一个减振器安装点不加载约束,对其他三个减振器安装点均加载Z向约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极限扭转工况的加载方法还包括,对不加载约束减振器安装点的对角减振器安装点加载XYZ向约束,对其他两个减振器安装点分别加载XZ向约束和YZ向约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路谱工况的加载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多个设定位置在规定路面上行驶时的时间-位移谱,将所得的时间-位移谱加载在整车有限元模型上相同的多个设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异响仿真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相对位移曲线的获取方法还包括,在时域瞬态响应分析之前,在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上分别标记两个异响分析对象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4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涂刷色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数字加速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