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1313.3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益奇;陈刘斌;姚柏艇;卓清山;张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撑开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包括远端的撑开单元和近端的控制手柄;撑开单元中的前部支撑件和后部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组成的支撑组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与撑开片的中部铰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上设有阶梯槽,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一端铰接后形成的支撑组件整体宽度相同;后部支撑件的远离撑开片的一端、中间杆近端设置的通槽和推进座远端三者铰接。本发明通过异形的支撑组件设计,显著增强支撑强度,不增加左右宽度;通过撑开片与支撑组件铰接设计使得上、下撑开片可以在撑开过程中根据椎间隙两侧终板的实际角度进行自适应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渐成熟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中,许多术式都需要用到椎体撑开装置将椎间隙预先撑开或复位,例如脊柱融合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等。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椎体撑开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专利CN202011166004.9公开了一种微创椎体撑开器,包括撑开装置和控制撑开装置撑开的成型器械;其中,撑开装置包括固定块、撑开块和推进块;固定块和推进块相对面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撑开块在固定块与推进块中间实现串联滑动限位,推进块沿靠近固定块的方向滑动时,撑开块向上和/或向下撑开。
然而,上述椎体撑开器存在以下缺陷:
(1)上下撑开块之间角度固定,在椎体融合手术时,患者卧在手术床上,由于患者本身的体型和患病情况的差异,椎体恢复不到理想的生理曲度,椎间隙两侧往往不是平行的是成一定角度的,而上述固定角度的撑开器在不定角度的椎间隙间会造成受力不均匀,由于椎体终板承力有限,局部受力较大处极其容易造成椎体终板损伤;
(2)该椎体撑开器通过串联滑动块达到撑开的目的,撑开过程中通过滑动块滑动将水平方向的运动转化为垂直方向的运动,水平力分解成垂直力,即转化过程中有力的损耗,导致实际使用会很费力;
(3)该椎体撑开器的技术核心为串联滑动块的滑动,在微创手术时,通过内径为7mm的工作通道,很容易使组织嵌入到滑槽的间隙内,阻碍器械撑开,使器械使用失败;
(4)该椎体撑开器没有试模的功能,即测量椎体撑开高度和插入椎体深度的功能,通过手术中测量确认,指导后续手术进程。
因此,提供一种椎体撑开装置,其在撑开过程中能够适应椎间隙不同角度,更好的贴合椎体终板,结构稳定可靠,易操作,可以提供试模功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
一种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包括远端的撑开单元和近端的控制手柄;其中,
所述撑开单元包括中间杆、前部支撑件、后部支撑件、撑开片和推进座;所述前部支撑件和所述后部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组成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撑开片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上设有阶梯槽,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铰接后形成的所述支撑组件整体宽度相同;所述后部支撑件的远离撑开片的一端、所述中间杆近端设置的通槽和所述推进座远端三者铰接;
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控制所述推进座相对于所述通槽向远端或近端滑动,控制所述后部支撑件的撑开与闭合,实现撑开片的撑开或闭合。
优选地,所述中间杆的远端设有头部,所述头部为由远及近逐渐变大的锥体,所述锥体的远端面为圆弧面;所述中间杆的中部设有十字座,所述十字座的远端面沿远端方向延伸出远端杆,所述远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的近端面固定,所述十字座的近端面沿近端方向延伸出近端杆,所述近端杆设有所述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