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1313.3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益奇;陈刘斌;姚柏艇;卓清山;张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撑开 装置 | ||
1.一种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的撑开单元(1)和近端的控制手柄(2);其中,
所述撑开单元(1)包括中间杆(11)、前部支撑件(12)、后部支撑件(13)、撑开片(14)和推进座(15);所述前部支撑件(12)和所述后部支撑件(13)包括第一支撑杆(171)和第二支撑杆(172)组成的支撑组件(17),所述第一支撑杆(17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72)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撑开片(14)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7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72)相对的一侧上设有阶梯槽,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17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72)一端铰接后形成的所述支撑组件(17)整体宽度相同;所述后部支撑件(13)的远离撑开片(14)的一端、所述中间杆(11)近端设置的通槽(113)和所述推进座(15)远端三者铰接;
所述控制手柄(2)通过控制所述推进座(15)相对于所述通槽(113)向远端或近端滑动,控制所述后部支撑件(13)的撑开与闭合,实现撑开片(14)的撑开或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11)的远端设有头部(111),所述头部(111)为由远及近逐渐变大的锥体,所述锥体的远端面为圆弧面;所述中间杆(11)的中部设有十字座(112),所述十字座(112)的远端面沿远端方向延伸出远端杆(114),所述远端杆(114)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11)的近端面固定,所述十字座(112)的近端面沿近端方向延伸出近端杆(115),所述近端杆(115)设有所述通槽(113)。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14)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撑开片(141)和下撑开片(142),所述撑开片(14)远端向靠近中间杆(11)的方向弯曲一定弧度,所述上撑开片(141)和下撑开片(142)最远端要远于所述头部(111)的最高处,且所述上撑开片(141)和所述下撑开片(142)最远端最小宽度要小于所述头部(111)最高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14)中部设有十字型的加强座(143),所述加强座(143)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向远离所述加强座(143)的方向延伸出加强肋(146);所述加强座(143)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设有铰接孔(144),所述前部支撑件(12)与远端的所述铰接孔(144)铰接,所述后部支撑件(13)与近端的所述铰接孔(14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14)与椎体终板接触的一侧上设有显影槽(147)。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十字座(112)中部,垂直于轴向的部位的近端侧和远端侧分别沿远离十字座(112)的方向延伸出加强部(116),所述加强部(116)与近端杆(115)和远端杆(114)的左右两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支杆(16)穿过所述后部支撑件(13)的近端与所述推进座(15)的远端形成的铰接部位后,穿过中间杆(11)近端设置的所述通槽(113),穿入所述中间杆(11)另一侧的所述后部支撑件(13)的近端与所述推进座(15)的远端形成的铰接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适应椎体的微创撑开试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2)包括外管(21)、传动管(22)和操作组件;所述传动管(22)套设于所述外管(21)内,所述外管(21)的远端与中间杆(11)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管(22)的远端与所述推进座(15)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组件带动所述传动管(22)相对于外管沿轴向运动,所述传动管(22)带动推进座(15)相对于所述中间杆(11)沿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3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