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泡棉、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9786.X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7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魏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9/30 | 分类号: | C08J9/30;C08J5/18;C08F220/06;C08F220/56;C08F212/08;C08F220/54;C08F220/34;C09J7/26;C08L33/2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世芳;梁鹏 |
| 地址: | 431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制备 方法 以及 应用 | ||
1.一种耐冲击泡棉,其特征在于,其由丙烯酸系乳液物理搅拌机械发泡而成,泡棉内气泡为构成泡棉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直接形成的孔隙,气泡壁内面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泡棉气泡内壁不具有除形成泡棉的丙烯酸系树脂外的壳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泡棉,其特征在于,泡棉厚度为0.05mm~0.3mm,密度为0.3g/cm3~0.8g/cm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泡棉,其特征在于,其冲击吸收≥60%,层叠于所述泡棉上方的1mm厚度的玻璃片可耐20g铁球从10cm高度下落冲击50次以上仍然保持完好。
4.一种耐冲击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丙烯酸系乳液物理搅拌机械发泡而成,丙烯酸系乳液平均粒径为0.07~0.3μm,粘度为1000~9000mPas,丙烯酸系乳液由丙烯酸系单体在包括水、乳化剂、引发剂在内的物质共同作用下聚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冲击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系单体选自下面的一种或者多种:
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烷基酯、丙烯酸正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半酯,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冲击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下面的一种或者多种:
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钠盐、烷基硫酸盐、磺基琥珀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类、烯丙基聚醚硫酸盐、烯丙基磺基琥珀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酸钾、油酸钠、琥珀酸酯磺酸钠、甘油硬脂酸酯、甘油油酸酯、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酸聚氧乙烯酯、改性月桂醇基硫酸钠、油酸聚氧乙烯酯、MX-188、N40、T-20和T-60,
所述引发剂选自下面的一种或者多种: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冲击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系乳液由烯酸系单体、水、乳化剂、引发剂的乳液组合物聚合而成,其中,水的质量为丙烯酸系单体总重量的0.7倍~1.5倍,所述乳化剂的用量为丙烯酸系单体总重量的0.5%~5%,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酸系单体总重量的0.2%~3%,所述丙烯酸系单体总重量为乳液组合物总质量的30%~7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冲击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系乳液由下面物质共同作用聚合而成:
丙烯酸系单体、
水、
乳化剂、
引发剂以及
增稠剂、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稳定剂、成核剂、交联助剂、颜料、阻燃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97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