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8180.4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真;芮世力;孟祥军;陈章平;陈浒;韩超群;周玉晴;杨运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莱特思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R19/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赖灿彬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防撞梁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底板以及一对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条行走槽;多个阻拦杆,所述阻拦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且多个阻拦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两端;一对冲击组件,一对所述冲击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行走槽适配;承受板,所述承受板与所述冲击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承受板正面接受冲击力并产生推力,推动所述冲击组件沿所述行走槽平移,其次,所述冲击组件剪切所述阻拦杆,由此吸收冲击能量,本公开将正面冲击动能引导至两侧,吸收并降低正面冲撞能量,减少汽车车门的形变量。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汽车车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
背景技术
在汽车侧面碰撞中,车门防撞梁是抵抗侧面碰撞的重要部件。如果侧门防撞梁承受力不足,会造成车门出现较大的变形,导致其侵入量过大,进一步压缩乘员的生存空间,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汽车在发生侧面碰撞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车门内部布置车门防撞梁是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没有很好解决车门在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的问题,导致车门型变量过大,不能最大程度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以解决车门形变量过大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底板以及一对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条行走槽;
多个阻拦杆,所述阻拦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且多个阻拦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两端;
一对冲击组件,一对所述冲击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行走槽适配;
承受板,所述承受板与所述冲击组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承受板承受冲击力推动所述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剪切所述阻拦杆,以吸收冲击能量,减少车门的型变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冲击组件包括:
一对剪切块,所述剪切块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行走槽适配连接,其中所述剪切块的两端分别形成冲击部以及第一连接部;
一对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形成第二连接部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推板的另一端形成第三连接部;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铰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承受板连接;
其中,所述推板推动所述剪切块,所述冲击部剪切所述阻拦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凸出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与所述凸出部适配的凹陷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冲击组建还包括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依次穿过第三连接部以及连接块,将一对所述推板与所述连接块铰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中央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抵触所述限位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以及所述承受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门防撞梁,所述承受板正面接受冲击力并产生推力,推动所述冲击组件沿所述行走槽平移,其次,所述冲击组件剪切所述阻拦杆,由此吸收冲击能量,本公开将正面冲击动能引导至两侧,大大吸收降低正面冲撞能量,减少汽车车门的形变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莱特思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莱特思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8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