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垂直平面的可越障移动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5136.8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5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锋;徐浩东;刘奇;俞其启;王颜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E04G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杨晔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垂直 平面 越障 移动 吸附 装置 | ||
一种应用于垂直平面的可越障移动吸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集成有控制器及电源供电模块,壳体四周侧壁安装有图像采集模块,壳体的底部中间设有清扫组件,清扫组件四周均匀布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在壳体底部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安装槽一端开口于壳体边缘,安装槽内设有移动吸附组件;所述电源供电模块为整个装置供电,照明模块为紫光探照灯灯带,使玻璃裂缝更加清晰可见,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垂直平面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控制移动吸附组件的空间位移,并控制清扫组件对垂直平面清扫;本装置操作方便、结构轻巧、清洁彻底、智能省力,为高空自动化作业提供一种安全有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垂直平面的可越障移动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巨大的玻璃幕墙和普通外墙的清洁通常采用传统的人工清洁方式,“蜘蛛人”在清洁工作中的危险性人所共知,且人工清洁擦窗,因客观条件制约,清洁范围及清洁程度有限,边角的地方有往往并不能充分清洁。另一方面,玻璃幕墙在使用过程中常会产生裂纹,主要原因为:1.由杂质硫化镍引起的玻璃炸裂,当含有硫化镍杂质的玻璃被安装在幕墙上时,由于外界温度升高,导致硫化镍体积发生微小变化,使玻璃内部产生微小裂缝;2.由热应力造成的玻璃幕墙破碎,当太阳光照射在玻璃幕墙表面时,玻璃受热膨胀,若玻璃受热均匀,则边角与中央同时均匀膨胀。若受热不均匀,在玻璃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玻璃边部瑕疵受力会逐步加大。由此带来的潜在的危险及伤害事故,给人们造成困扰,而对玻璃幕墙进行定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20885854.3记载了一种吸附移动式爬壁双向清洁机器人,是一种由驱动部分、变向部分、吸附部分、清洁部分、水循环部分、组成的吸附移动式爬壁双向清洁机器人,虽然能够调整方向与更换路径,可携带多种仪器设备,有双向清洗模式,但是该机器人结构复杂,螺杆和电磁阀等不易控制,且该机器人无法实现越障功能。
中国专利申请CN200920283411.0记载了一种高层建筑外壁面清洁机器人,由清洁机构、壁面吸附机构、机器人越障机构、机器人支援系统和GPS位姿跟踪控制系统构成,是一种高层建筑外玻璃幕墙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行走越障机构为飞行器,由于机器人在高空作业,靠吸附装置与壁面接触,飞行器越障后下落吸附会造成工作的不稳定性,一旦坠落将造成严重事故,且对飞行器的控制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垂直平面的可越障移动吸附装置,能够通过真空泵控制吸盘在垂直平面上移动及越障,并携带清洁刷及检测模块,对高层建筑玻璃幕墙进行清洁和检测,功能性强、高效省力、节约成本,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垂直平面的可越障移动吸附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集成有控制器及电源供电模块,壳体1四周侧壁安装有图像采集模块4,壳体1的底部中间设有清扫组件3,清扫组件3四周均匀布置有安装槽5,安装槽5在壳体1底部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安装槽5一端开口于壳体1边缘,安装槽5内设有移动吸附组件2。
所述移动吸附组件2包括沿安装槽5长度方向设置的伸缩基座6,伸缩基座6一侧壁设有第一齿条槽13,第一齿条槽13内啮合有第一齿轮14,第一齿轮14中心通过传动轴与齿轮电机18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齿轮电机18的固定端固定于安装槽5内侧壁;伸缩基座6内设有滑轨15,滑轨15与安装槽5封闭端水平设置的滑杆16相适配连接,安装槽5的封闭端与伸缩基座6的封闭端之间还连接有伸缩弹簧17;伸缩基座6内还安装有真空泵7,真空泵7抽吸口通过电磁阀8与若干空心伸缩杆9的固定端相连,空心伸缩杆9的伸缩端穿过伸缩装置11与吸盘10相连接;伸缩装置11的外夹层11-1固定于电磁阀8上,伸缩装置11的中间伸缩层11-2与空心伸缩杆9伸缩端的外周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1外夹层11-1一侧设置有伸缩电机12,伸缩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齿轮12-1,第二齿轮12-1与中间伸缩层11-2一侧的第二齿条槽11-3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