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承载客车用混合材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5052.4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方维圆;周剑乔;张亮亮;张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9/00 | 分类号: | B62D29/00;B60R19/03;B62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客车 混合 材料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承载客车用混合材料结构,包括前围骨架的前挡上下横梁采用钢Q235材料、左右立柱采用钢Q345材料;前围骨架和后围骨架的保险杠固定梁采用钢QSTE700材料;左侧围骨架和右侧围骨架的门立柱、门头上下横梁、窗立柱和舱门立柱采用钢QSTE700材料;侧围腰梁采用钢Q345材料;造型弯梁采用钢Q345材料。顶盖骨架的贯穿纵梁、小弯梁、横梁采用钢Q345材料;纵梁采用钢QSTE700材料。车身骨架采用焊接机构进行焊接,所述焊接机构的焊接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车身骨架的承托件,本发明有效提高车身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碰撞性能,并且通过设计的焊接机构,也将提高车身骨架焊接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承载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承载客车用混合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10191606U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全承载客车底盘骨架,针对现有的全承载客车底盘骨架为固定整体式结构,不便于组合安装使用,在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需要拆卸整个骨架,十分不便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第二架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活动安装在固定槽内,固定槽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压簧的一端,压簧的另一端焊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固定座相接触,固定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插口。该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全承载客车底盘骨架为组合拼接式结构,便于组合安装使用,在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不需要拆卸整个骨架,实用性较强。
日前,全承载技术已在纯电动公交客车上得到普及,全承载能使整个车身壳体达到稳定平衡状态,安全性能更高。全承载车身骨架与每一个底架截面都形成一个面的闭环结构,保证受到外力时车身内部的空间安全。应用CAE技术对客车骨架在使用过程中典型工况下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找出其薄弱区域,为结构的优化和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利用先进的试验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多方位碰撞的安全性,翻车时顶盖的强度、刚度以及保证乘客生存空间的车身机构等进行研究,以提高整车的抗碰撞能力;另外,在对车身骨架在焊接时,通常需要人工将车身骨架上的梁、柱和管等结构以手持方式进行人工焊接,没有一个很好的承托件,便于工人进行焊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全承载客车用混合材料结构,有效提高车身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碰撞性能,并且通过设计的焊接机构,也将提高车身骨架焊接时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承载客车用混合材料结构,包括车身骨架,车身骨架包括前围骨架、后围骨架、左侧围骨架、右侧围骨架、顶盖骨架和底架总成,前围骨架的前挡上下横梁采用钢Q235材料、左右立柱采用钢Q345材料;前围骨架和后围骨架的保险杠固定梁采用钢QSTE700材料;
左侧围骨架和右侧围骨架的门立柱、门头上下横梁、窗立柱和舱门立柱采用钢QSTE700材料;侧围腰梁采用钢Q345材料;造型弯梁采用钢Q345材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顶盖骨架的贯穿纵梁、小弯梁、横梁采用钢Q345材料;纵梁采用钢QSTE700材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底架总成的截面梁中立柱采用钢QSTE材料;片梁和底架上层梁采用钢QSTE700材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车身骨架采用焊接机构进行焊接,所述焊接机构的焊接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车身骨架的承托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承托件的安装座位于焊接底座的开口腔体内,并沿着开口腔体水平移动,安装座内贯穿设置有传动的第一丝杆,并与安装座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安装座上方设置有沿着上下移动的固定夹板,固定夹板的上连接板插入到下连接板的内腔中,并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两侧的上连接板之间安装有夹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安装座和夹板上分别设置有弹性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拆解线用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阻燃低熔点共聚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