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2982.4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生;雷嗣军;张智;张超杰;耿玉旭;马贺兵;刘松;邓勇;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 及其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灯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缘端面相对;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相叠置,且导光板位于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之间;背板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依次连接;第一支撑部用于对第一光学膜片组的边缘形成包覆和支撑;第二支撑部用于对灯条形成支撑;第三支撑部用于对第二光学膜片组的边缘形成包覆和支撑。该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和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屏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双面屏显示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模式,可以实现同一片显示模组正反面播放不同的显示画面,应用场景广泛,效果新颖。
目前市场上双面显示/双面屏显示还处于创新性应用阶段,多数双面显示的副屏仅用于终端产品的品牌Logo的照亮,或实现简单的动画显示。这些显示应用,无论在厚度,光效,显示品位还是其他的创新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设计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双面显示/双面屏显示在厚度、光效、显示品位以及其他应用方面还有待优化的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可以不用再设置反射片、在背光模组厚度方向上的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背板底壁以及固定连接两块显示模组背板底壁的粘结层,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和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第一光学膜片组和第二光学膜片组;所述灯条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缘端面相对;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和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相叠置,且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和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之间;
所述背板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对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的边缘形成包覆和支撑;
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对所述灯条形成支撑;
所述第三支撑部用于对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的边缘形成包覆和支撑。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板面的截面形状为第一凹形框,所述第一凹形框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的边缘端面,且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凹形框的开口中;
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板面的截面形状为第二凹形框,所述第二凹形框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的边缘端面,且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二凹形框的开口中;
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板面的截面形状为条状,该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凹形框的开口的靠近其的一端,该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凹形框的开口的靠近其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板面的整体截面形状为“弓”字型。
可选地,所述灯条包括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
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
所述第一灯条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边缘端面;所述第二灯条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二导光板的边缘端面;
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相叠置,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相接触;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2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