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及其顶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1121.4 | 申请日: | 202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申露华;文哲;铁盛武;王炜;梁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行程 长度 模具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包括司筒、型芯、模脚方铁、码模板和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级顶出板和二级顶出板;所述一级顶出板安装在所述模组方铁上,介于所述型芯与所述二级顶出板之间,负责司筒顶出、喇叭罩区域直顶及顶针顶出,所述司筒安装在所述一级顶出板上;所述二级顶出板介于所述一级顶出板与所述码模板之间,负责直顶、斜顶、顶针顶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的顶出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及其顶出方法。
背景技术
注模具顶出结构是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常规结构,在模具完成注塑开模后主要起将制件从模具中顶出的作用。
通常现有汽车门内饰板模具的顶出结构由上而下为型芯、司筒、顶针、直顶、斜顶、限位柱顶针面板、顶针垫板构成,喇叭网设计二级顶结构在顶针板上,通过提供顶出动力(油缸等)推动顶针垫板、顶针板同步顶出至行程末端完成整个顶出动作。此结构模具顶出行程普遍较大,顶针板上的司筒结构细且长, 生产过程中由于顶出距离较大,司筒容易晃动,导致司筒容易起毛、咬死、断裂,产品表面容易出现顶印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及其顶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包括司筒、型芯、模脚方铁、码模板和顶出机构;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级顶出板和二级顶出板;
所述一级顶出板安装在所述模组方铁上,介于所述型芯与所述二级顶出板之间,负责司筒顶出、喇叭罩区域直顶及顶针顶出,所述司筒安装在所述一级顶出板上;
所述二级顶出板介于所述一级顶出板与所述码模板之间,负责直顶、斜顶、顶针顶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芯上安装有拉钩铲机,所述一级顶出板上安装有拉杆,所述二级顶出板上安装有拉钩滑块总成,所述拉钩铲机、拉杆和拉钩滑块总成构成了拉钩总成,所述拉钩滑块总成包括拉钩滑块安装座、弹簧、弹簧导向柱和拉钩滑块,所述拉钩滑块安装座与所述拉钩滑块构成移动副,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导向柱上,所述弹簧夹设在所述拉钩滑块安装座与所述拉钩滑块之间,所述拉杆上设有卡槽,所述拉钩滑块受到所述弹簧的弹力而卡入所述卡槽之内,所述拉钩铲机上设有驱动所述拉钩滑块脱离所述卡槽的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顶出板上安装有喇叭网顶针、直顶和一级顶出复位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的顶出方法,采用如所述的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进行以下顶出过程:在模具的顶出过程中,拉钩滑块与拉杆通过卡槽卡接,二级顶出板由油缸或注塑机驱动,通过拉杆带动一级顶出板同步顶出,到达一级顶出板的顶出限位后,二级顶出板继续顶出,拉钩铲机将拉钩滑块推出直至拉钩滑块完全与拉杆的卡槽脱离,一级顶动作完成,一级顶出板上的推管、直顶、喇叭网孔顶针顶出完成,一级顶出板停留在一级顶出完成处,二级顶出板继续顶出至行程限位柱限位处,模具整体顶出动作完成,进行制件取件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模具的顶出复位时,二级顶出板先复位,到达一级顶出完成处时,拉钩铲机脱离拉钩滑块,弹簧推动拉钩滑块复位直至拉杆的卡槽内,拉钩滑块与拉杆完成卡接,二级顶出板继续复位,通过拉杆带动一级顶出板同时复位,直至完成复位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减少顶出行程及司筒长度的模具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图A-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1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