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膝关节炎保守治疗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8219.4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张奇;李泳龙;陈伟;程晓东;张英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娟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关节 保守 治疗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膝关节炎保守治疗机器人,包括U型的大腿定位槽、脚踝夹持机构和周期性拉伸机构,所述大腿定位槽内固定膝关节炎患者的大腿,所述脚踝夹持机构夹持膝关节炎患者的脚踝,所述周期性拉伸机构安装在大腿定位槽与脚踝夹持机构之间,对患者腿部进行周期性拉伸并使患腿依靠自身弹力复位。本发明通过对患者腿部进行周期性拉伸并使患腿依靠自身弹力复位,来模拟重复甩腿时膝关节的受力及关节液流入关节囊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内软骨的生长,保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过程中不需要患者站立,可避免膝关节的磨损及患者摔倒等风险,能够满足所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关节炎保守治疗机器人,可促进膝关节软骨的修复和下肢力线的矫正,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常见病。关节软骨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内滑液,因此关节软骨受损后一般很难自行修复。
此外,膝关节因下肢力线稍向内侧间室偏移而易首先发生内侧间室关节软骨和半月板退变,逐渐形成内侧关节间隙变窄,膝内翻畸形,严重者伴内侧副韧带挛缩。
目前主流的医疗手段,分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即通过截骨力线矫正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该方法仅适用于力线翻折大于5°的患者,而有轻度症状单不符合手术要求的患者只能通过吃药进行缓解。
保守治疗手段是通过牵引推拿的物理治疗,由于其实际临床效果较好,几乎无副作用。但该领域医师技术良莠不齐,对患者的治疗康复没有保障,且存在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等诸多问题。
目前有一种较为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是患者单腿站立,不断甩动自由腿,靠自由腿小腿和足部的重力和离心力来打开膝关节的关节囊,利用周期性关节囊负压引导更多关节液流入,促进关节内两骨间软骨的生长,从而使关节炎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但该方法存在两个缺点:一、患者每次只能甩动一条腿,而另一条腿由于独立支撑整个身体,势必会增大其负荷,加速膝关节的磨损,不利于软骨的生长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二、为了充分甩动自由腿,防止脚摩擦和撞击地面,站立腿的脚需要踩在一定高度的物体上,增加了患者摔倒的风险,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
对于各种程度的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佩戴矫正器械可对膝关节施加一定的外翻力,拉伸内侧副韧带,使内侧关节间隙张开,下肢力线外移,促使关节液流入,进而促进关节间软骨生长,间接矫正腿部力线,减小内侧间室负荷,从而减轻负重应力导致的疼痛。但现有的矫正器械主要是对腿部进行单方向保持性拉伸牵引,或者对关节区域进行捆绑塑形,这样的硬性操作很容易造成肌肉充血,韧带塑性形变,活动性降低,是目前运动医学及关节临床科学所不提倡的,且关节塑形的原理在学术界本来就存在争议,认为长时间佩戴会对患者关节软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相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的膝关节炎保守治疗机器人,以促进膝关节间软骨的生长,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膝关节炎保守治疗机器人,包括U型的大腿定位槽、脚踝夹持机构和周期性拉伸机构,所述大腿定位槽内固定膝关节炎患者的大腿,所述脚踝夹持机构夹持膝关节炎患者的脚踝,所述周期性拉伸机构安装在大腿定位槽与脚踝夹持机构之间,对患者腿部进行周期性拉伸并使患腿依靠自身弹力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娟,未经王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8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喷嘴喷釉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因工程的数据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