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丙烯酸酯发泡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5959.2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代光;王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14;C08F212/08;C08F220/06;C08F220/58;C08F220/20;C08J9/32;C09J7/26;C09J7/38;C08L3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丙烯酸酯 发泡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丙烯酸酯发泡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UV丙烯酸酯发泡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丙烯酸酯功能单体、光引发剂、色浆和发泡粒子。本发明先利用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丙烯酸酯功能单体和光引发剂进行UV紫外光辐照制成UV丙烯酸酯泡棉预聚体,再由UV丙烯酸酯泡棉预聚体及发泡粒子热发泡形成所需UV丙烯酸酯发泡体,UV丙烯酸酯发泡体保留UV丙烯酸酯泡棉预聚体的优势,具有优良的缓冲减震性能,抗冲击性强,能作为缓冲材料应用于电子产品中,起到电子产品的保护作用,制备工艺简单,无溶剂,无环境污染,成本低,适合工业化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应用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丙烯酸酯发泡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磕碰及跌落,这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具有缓冲吸震功能的丙烯酸酯泡棉产品,可以对电子产品起到保护作用,在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起到缓冲、吸震作用,极大的增强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丙烯酸泡棉胶带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10564309 A,公开了一种无溶剂型丙烯酸酯胶黏剂组合物及其超薄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通过UV聚合技术将丙烯酸酯单体和SIS弹性体聚合成一体,该专利是以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材料,配以少量SIS弹性体,通过多步反应得到具有超高粘结强度、优良的防水缓冲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泡棉胶带产品。同理,现有的丙烯酸UV固化泡棉胶带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10791205 A,公开了一种胶黏剂、UV固化一体成型的自粘性泡棉胶带及制备方法,采用聚丙烯酸酯与SEBS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的方式,通过具有较强韧性的SEBS热塑性弹性体对丙烯酸酯的改性,得到了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优异的抗冲击性能、高剥离强度、高剪切强度、良好防水性的丙烯酸酯泡棉产品。
现有的丙烯酸酯发泡体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6674417 A,公开了一种亚克力泡棉胶带组合物及制备该亚克力泡棉胶带的方法,先通过UV引发聚合再热聚合交联形成泡棉基材层,然后再选用亚克力单体、反应助剂、架桥剂、增粘剂、添加剂混合后涂覆在泡棉基材的两侧,得到丙烯酸酯泡棉产品,其应用于汽车和电子产品永久固定,且有着防止注射物之间的碰撞。
现有的一种亚克力发泡减震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12680139 A,公开了一种亚克力发泡减震泡棉,所述亚克力发泡减震泡棉应用于OLED模组上,亚克力泡棉层由丙烯酸聚合物、固化剂、发泡微球、无机填料、分散剂、无机颜料、有机溶剂混合而成的涂布液涂布烘干而成,所得到亚克力泡棉胶带能够吸收冲击力,具有优越冲击吸收性。
现有的一种聚丙烯酸酯、丙烯酸泡棉组合物、丙烯酸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11072847 A,公开了由丙烯酸酯单体,有机溶剂等成分采用分段热聚合方式制备得到聚丙烯酸酯,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发泡微球等成分进行配方开发后,涂布后采用烘道加热的方式,挥发有机溶剂的同时,微球膨胀后得到丙烯酸酯泡棉。但是烘道温度分布难以精确控制,会存在发泡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现有丙烯酸酯泡棉胶带多采用紫外固化、热固化方式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聚合时间长,热固多为溶剂型丙烯酸酯,溶剂挥发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紫外固化的泡棉胶带,多需要加入其他弹性粒子进行改性,制备工艺也较为复杂,工艺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丙烯酸酯发泡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UV丙烯酸酯发泡体,按重量份数计,所述UV丙烯酸酯发泡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丙烯酸酯软单体50-80份、丙烯酸酯硬单体20-40份、丙烯酸酯功能单体1-5份、光引发剂1-5份、色浆1-5份、发泡粒子2-8份。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5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