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开关的安全分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01916.7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强;陈震;刚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开关 安全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智能开关的安全分析系统,包括捕捉模块、载波通讯模块、接收模块、驱动板、采集站、安全分析单元、结果判定单元和数据库;捕捉模块用于从后台数据库内获取相关智能信息,智能信息包括智温数据、智噪数据和智运数据,智温数据包括智内数据、智时数据和智外数据,本发明通过采集单元采集智能开关工作时产生的内部相关数据,将判定信息传输至结果判定单元,对安全分析单元计算出的相关影响值与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从而类推出采集数据所推导出来的正确数值,依据数据进行设备以及开关的内部运行的,从而进行开关对应设备运行的异常判定,增加判定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开关的安全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井下生产安全性的重视,以及设备成本的节约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井下条件恶劣,各种生产设备开关必须人员去监测各种数据的变化,还要自己随身带着很多仪器设备,增加了危险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且现有技术中无法提供一种智能开关,可以远程启动电机或着连接的设备,通过传递数据的类型来捕捉最后存储到电脑后台,调度工作人员就可以调出这些数据分析及时去安排附近的作业人员去处理,减少人员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设备生产的安全性;
但如何做到从井下长距离传递短时间内从后台快速捕捉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判定,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开关的安全分析系统,通过采集单元采集智能开关工作时产生的内部相关数据,将判定信息传输至结果判定单元,对安全分析单元计算出的相关影响值与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从而类推出采集数据所推导出来的正确数值,依据数据进行设备以及开关的内部运行的,从而进行开关对应设备运行的异常判定,增加判定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智能开关的安全分析系统,包括捕捉模块、载波通讯模块、接收模块、驱动板、采集站、安全分析单元、结果判定单元和数据库;
所述捕捉模块用于从后台数据库内获取相关智能信息,智能信息包括智温数据、智噪数据和智运数据,所述智温数据包括智内数据、智时数据和智外数据,智噪数据包括噪外数据和噪内数据,智运数据包括运流数据和运压数据,并通过安全分析单元进行数据分析;
所述采集单元从捕捉模块内实时获取的相关信息,并将其标定为判定信息,结果判定单元依据安全分析单元传输的数据与判定信息进行安全判定,生成对应信号;
所述载波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传输的信号,通过载波通讯接收数据方式来传递信号,驱动板每发出一阶段的频率信号,通过X2A、X2B独特的485通讯端口传递给智能开关内部的载波通讯板,通讯板这时就会传递给主控制板进行远程启动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载波通讯模块发出的频率信号,并将其传输至采集站面板以及后台服务器里,且接收模块拥有独立的接收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接收模块内的独立接收通道包括两种脉冲,一种是基于脉冲量(如D1,D2)、另一种则是基于模拟量(如1A+,1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采集站内部的采集站面板能长时间不断刷屏,获取数据进行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捕捉模块的数据获取需要接入不用的传感器,且传感器对于通道也是一一对应的,传感器显示屏直接读取数据,根据数据接收的类型;模拟量输入一般指4-20ma输入;采用隔离模块,脉冲量输入一般指脉冲方波输入200HZ-1KHZ,采用光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区分数据传递类型,温度则是度数为实数型,噪音就是整数型,实数型的数据要求的精确度高,通过接入脉冲通道获得,通过光耦采集连续性的获取或通过后台直接捕捉,整数型类型的数据依据相同方法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1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