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0049.5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林;黄巧亮;徐松;王丽娟;李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输送 超高压 固态 变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架空电缆安装在变压器的导线柱上的过程中,拉动电缆线需要较大的力量,对电缆线的拉直定位和固定比较麻烦的问题。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在固态变压器的底部。该装置在使用时,将电缆头插入到自锁紧线装置内部后,自锁紧线装置能够通过线缆防脱组件自动应对电缆的松脱力度,保持电缆始终固定在线缆防脱组件的内部,且可通过紧线联动组件控制紧线适应组件将电缆进行拉直操作,使用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简化了电缆线与电缆接线柱的安装连接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具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主要功能,目前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需要通过电缆与变压器的配合使用实现电力输送中电压变化的需求,以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高效。
如申请号为:CN201911375691.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换变压油的高效散热变压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降温腔,所述降温腔内含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腔内左右对称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内连通设有输送腔,位于所述输送腔底端壁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单向阀内端面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端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本发明的变压器在使用时可以自行给自身降温,使变压器保持较低温度并维持换电效率,同时本发明的设备内部的变压器油可以根据要求自行更换,方便快捷,同时设备各机构配合紧密具有较高的一体化程度。
现有的将电缆安装在变压器的导线柱上这一过程中,需要将电缆线拉直固定后才能与变压器的导线柱进行连接安装,由于电缆线一般为架空铺设,拉动电缆线需要较大的力量,对电缆线的拉直定位和固定比较麻烦,劳动量大,劳动强度高,实用性较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以解决现有将电缆安装在变压器的导线柱上这一过程中,需要将电缆线拉直固定后才能与变压器的导线柱进行连接安装,由于电缆线一般为架空铺设,拉动电缆线需要较大的力量,对电缆线的拉直定位和固定比较麻烦,劳动量大,劳动强度高,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
所述变压器本体包括有固态变压器、安装座和电缆接线柱,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在固态变压器的底部,且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变压器基座上,电缆接线柱安装在固态变压器顶部的安装板上,且电缆接线柱与固态变压器内部电器元件电性连接;
所述固态变压器顶部安装有自锁紧线装置,且自锁紧线装置包括有紧线联动组件、线缆防脱组件和紧线适应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紧线联动组件包括有:
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固态变压器的顶部;
紧线联动杆,紧线联动杆的杆体底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座的座体内部,且紧线联动杆的杆体为“U”形设计,紧线联动杆的顶部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紧线竖杆。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防脱组件包括有:
防脱外壳,防脱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顶面的右侧;
锁紧杆,锁紧杆插接在防脱外壳的内部;
线缆夹持块,线缆夹持块插接在锁紧杆的杆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0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