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0049.5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林;黄巧亮;徐松;王丽娟;李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输送 超高压 固态 变压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1);
所述变压器本体(1)包括有固态变压器(101)、安装座(102)和电缆接线柱(103),安装座(102)的顶部固定在固态变压器(101)的底部,且安装座(10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变压器基座上,电缆接线柱(103)安装在固态变压器(101)顶部的安装板上,且电缆接线柱(103)与固态变压器(101)内部电器元件电性连接;
所述固态变压器(101)顶部安装有自锁紧线装置,且自锁紧线装置包括有紧线联动组件(2)、线缆防脱组件(3)和紧线适应组件(4);
所述紧线联动组件(2)包括有:
固定座(201),固定座(201)固定在固态变压器(101)的顶部;
紧线联动杆(202),紧线联动杆(202)的杆体底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座(201)的座体内部,且紧线联动杆(202)的杆体为“U”形设计,紧线联动杆(202)的顶部横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紧线竖杆(2022);
所述线缆防脱组件(3)包括有:
防脱外壳(301),防脱外壳(3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01)顶面的右侧;
锁紧杆(302),锁紧杆(302)插接在防脱外壳(301)的内部;
线缆夹持块(5),线缆夹持块(5)插接在锁紧杆(302)的杆体内部;
定位块(303),定位块(303)插接在防脱外壳(301)的壳体内部;
所述紧线适应组件(4)包括有:
紧线外壳(401),紧线外壳(401)插接在固定座(201)顶面的左侧,且紧线外壳(401)与防脱外壳(301)在固定座(201)的顶部对齐安装;
适应拉杆(402),适应拉杆(402)插接在紧线外壳(401)的内部;
线缆夹持块(5),线缆夹持块(5)插接在适应拉杆(402)的杆体内部;
所述锁紧杆(302)和适应拉杆(402)的杆体一端均为锥形设计,且线缆夹持块(5)分别插接在锁紧杆(302)和适应拉杆(402)内的锥形块位置,防脱外壳(301)和紧线外壳(401)的内部均设有定线槽(3011),且定线槽(3011)的槽体一端为锥形槽,锁紧杆(302)插接在防脱外壳(301)内部的定线槽(3011)内,且适应拉杆(402)插接在紧线外壳(401)的定线槽(3011)内,锁紧杆(302)和适应拉杆(402)的锥形块侧面一端的杆体外部均套接有定位顶簧(3021);
所述紧线外壳(401)的壳体两侧设有从动杆(4011),且紧线联动杆(202)的杆体内部设有长条形的联动槽(2021),从动杆(4011)插接在联动槽(2021)的内部;
所述紧线外壳(401)的壳体底部设有“T”形的轨道块(4012),且固定座(201)的座体顶部设有轨道槽(2011),轨道槽(2011)的槽体两端为封堵设计,且轨道块(4012)插接在轨道槽(2011)的内部,轨道块(4012)的内部设有复位拉簧(4013),复位拉簧(40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轨道块(4012)的块体内部和轨道槽(2011)槽体内部的一端;
所述锁紧杆(302)的顶部设有“L”形的控制块(3022),且适应拉杆(402)的顶部设有“I”形的随动块(4021),控制块(3022)长杆的一端抵在随动块(4021)的侧面,定位块(303)插接在控制块(3022)块体内部,且定位块(303)的块体内部设有定位拉簧(3031),定位拉簧(30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定位块(303)的内部和控制块(3022)的块体内部,防脱外壳(301)的壳体顶部设有松动控制槽(30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块(5)在线缆防脱组件(3)和紧线适应组件(4)均设有六个,且同组的相邻线缆夹持块(5)之间的夹角角度为六十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电力输送用的超高压固态变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块(5)的块体为长条形设计,线缆夹持块(5)的块体底部设有防滑横齿(501),且防滑横齿(501)的设置方向与线缆夹持块(5)的长边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00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