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8680.6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彧;程刚;王雷;汪存益;胡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55/12;B24B49/12;B24B51/00;B24B41/06;B03C1/18;B03C1/30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潘访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铸铁件 打磨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铸铁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工艺,包括加工底座、密封上箱体、控制单元、工作台、机械臂、铁削收集机构、打磨机构和工件固定夹具;加工底座的内壁且靠近其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端面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用于放置毛坯件的工件固定夹具和用于驱动打磨机构行走的机械臂,打磨机构的一侧连接有铁削收集机构,加工底座的顶部放置有密封上箱体,且密封上箱体的一侧通过合页对称安装有两个观察窗,加工底座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单元,且控制单元与机械臂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风力吸引和磁吸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打磨过程中的铁削收集工序,且能够配备不同转速打磨电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铁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铸铁件是指用铁水铸造而成的物品。铸铁件质量对机械产品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例如,机床铸件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保持寿命;各类泵的叶轮、壳体以及液压件内腔的尺寸、型线的准确性和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泵和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能量消耗和气蚀的发展等;内燃机缸体、缸盖、缸套、活塞环、排气管等铸铜件的强度和耐激冷激热性,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寿命。
其中在尺寸的稳定性中,影响最大的属于铸铁件在浇铸过程中,液体固化后,固化的毛坯件与浇铸模具的连接处易产生毛刺。一般情况下,为了解决毛刺在后续装配作业中的影响,操作人员均需要对铸造好的毛坯件进行毛刺打磨清除处理。现阶段,毛刺的打磨加工处理一般都是采用打磨机器人进行高效率操作,但是市场上普遍的打磨机器人的打磨端头配置单一,即单纯的打磨头设计导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削四处乱飞,易造成打磨腔室内部环境脏乱,且由于打磨后的铁削颗粒很小,操作人员不便于将掉落的铁削集中处理完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装置,该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底座、密封上箱体、控制单元、工作台、机械臂、铁削收集机构、打磨机构和工件固定夹具,采用上述面向铸铁件的打磨加工装置对铸铁毛坯件进行打磨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毛坯件安装:首先手动打开密封上箱体一侧的观察窗,再手动将毛坯件搬运至工件固定夹具的上端,并使得毛坯件的毛刺处朝向打磨机构,随后人工通过工件固定夹具上自带的定位夹板对毛坯件进行定位,即可完成毛坯件的安装;
S2、数据输入:人工将控制单元与外接电源接通并启动控制单元,在控制单元内输入所需要打磨毛坯件的型号,再按照合格工件的数值将对应的打磨数值输入控制单元;
S3、毛刺打磨:S2准备完毕后,人工手动关闭密封上箱体一侧的观察窗,再控制控制单元启动,通过控制单元带动打磨机构进入工作状态,通过打磨机构对毛坯件的毛刺进行打磨作业;
S4、铁削收集:在打磨机构作业的同时,人工再通过控制单元的触发开关控制铁削收集机构进入工作状态,通过铁削收集机构对S3中打磨产生的铁削进行定量收集;
S5、取料并清理:S3工作完毕后,人工手动打开密封上箱体一侧的观察窗,随后解锁工件固定夹具上定位夹板,取出已打磨加工完毕的铸铁件,再通过毛刷将工作台残留的铁削刷除,然后再按照S1-S5顺序循环作业即可实现对毛坯件的循环打磨作业;
所述加工底座的内壁且靠近其上端面的位置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端面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用于放置毛坯件的工件固定夹具和用于驱动打磨机构行走的机械臂,打磨机构的一侧连接有铁削收集机构,加工底座的顶部放置有密封上箱体,且密封上箱体的一侧通过合页对称安装有两个观察窗,加工底座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单元,且控制单元与机械臂电性连接;
所述工作台为一块截面为矩形的铁板,且工作台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用于清理残留铁削的圆形通孔,工作台的正下方设置有平板,平板的四周通过点焊焊接在加工底座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周转的灌注桩注浆管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直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