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8103.7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7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兵;刘岭;陈志强;崔佳诺;王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史光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编组 列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后车实时获取前车的实时状态信息,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包括紧急制动距离;后车根据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和自身运行状态确定与前车之间的动态安全追踪间隔;后车根据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运行。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后车根据前车的实时状态信息计算并调整前后车的追踪距离,后车的行车许可越过前车,大大缩短了前后车的追踪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路闭塞技术的前后车追踪运行场景中,假定前车静止,后车的行车许可最多延伸到前车尾部,前后车追踪间隔至少包含一个紧急制动距离和一个保护距离。但是随着列车速度越来越高,紧急制动距离越来越长,追踪间隔越来越大,影响了运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包括:
后车实时获取前车的实时状态信息,所述实时状态信息包括紧急制动距离;
后车根据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和自身运行状态确定与前车之间的动态安全追踪间隔;
后车根据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根据停车状态下前车和后车的静态安全防护距离、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和后车的紧急制动距离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2)
其中,Ldynamic为后车与前车追踪运行时的动态安全追踪间隔,Lstatic为停车状态下前车和后车的静态安全防护距离,Lbrake1为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Lbrake2为后车的紧急制动距离,Ldelay为通信时延内的后车走行距离;
设置动态安全追踪间隔的最小值,如果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的Ldynamic小于动态安全追踪间隔的最小值,则动态安全追踪间隔设置为动态安全追踪间隔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静态安全防护距离根据前车和后车的定位误差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3)
其中,Ldynamic为后车与前车追踪运行时的动态安全追踪间隔,Lstatic为停车状态下前车和后车的静态安全防护距离,Lbrake1为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Lbrake2为后车的紧急制动距离,Ldelay为通信时延内的后车走行距离,v1为前车的运行速度,S1为前车的运行位置,v2为后车的运行速度,S2为后车的运行位置,d1为基于位置校正点的前车走行偏移距离,d2为基于位置校正点的后车走行偏移距离。
进一步地,前车的紧急制动距离由前车根据前车的运行速度、线路条件和制动性能实时计算得到,后车的紧急制动距离由后车根据后车的运行速度、线路条件和制动性能实时计算得到。
进一步地,根据后车与前车的动态安全追踪间隔和稳定态距离波动值确定动态安全追踪间隔区间,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区间的最小值为动态安全追踪间隔;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区间的最大值为动态安全追踪间隔与稳定态距离波动值之和;
后车根据所述动态安全追踪间隔区间追踪前车。
进一步地,后车根据动态安全追踪间隔调整与前车的距离在指定距离范围内,并将其速度调整为由前车速度确定的指定速度范围内,进入稳定追踪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