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CT智能扫描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7526.7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曾凯;杨奎;郭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刘菊兰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ct 智能 扫描 定位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CT智能扫描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和存储介质,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距离检测模块、几何标定模块、智能分析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投影模块,几何标定模块用于计算投影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移动CT机的坐标变换关系;智能分析模块用于对图像采集模块获得的图像进行智能分析,获取人体模板部位区域和人体中心线信息;投影模块用于根据待扫描区域信息,在病床上投影出待扫描区域轮廓和辅助定位线。本发明通过辅助视觉实现扫描区域定位,用于指导操作人员移动检查床对准扫描机架,或者引导扫描机架对准检查床,完成摆位,无需扫描定位像,便能快速对目标扫描区域进行扫描获得CT图像,省去了扫描定位像的时间和电能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CT智能扫描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CT系统在特定的场合比如手术室、简易屏蔽室、ICU等场地不完善的医疗场所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同时连接着多种生命支持设备,便不能像常规CT检查时躺在病床上移动。和传统CT系统不同,移动CT系统对场地的要求更低,移动CT系统没有精确运动检查床,移动CT对场地的要求更低,它通过移动机架来对静止的患者来进行CT扫描的。对于移动CT系统来说,检查床通常是手术床,容易通过移动检查床来配合各种扫描位置的需要。因此,移动CT系统在这些场合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现有移动CT系统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和传统CT系统一样,先扫描定位像,再通过选取定位像中的区域,然后针对这个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扫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在常规的CT系统中引入了基于视觉的辅助定位系统,由于在传统CT系统中,病床和扫描机架在统一的坐标系中,有着相对精确的定位,因此通过是视觉系统的识别,把当前病人的空间位置发送给扫描控制系统,然后移动病床到对应的位置就可以进行扫描。
而移动CT系统由于没有常规CT系统的精确病床位置作为支撑,摆位步骤在移动CT系统中变得比较繁琐。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反复调节检查床和CT系统的相对位置才能满足要求。扫描用户主要凭借主观判断和扫描经验来判断扫描病人的区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扫描用户的工作强度也会影响其对扫描区域的判断。此外,定位像的扫描也耗费移动CT系统储存的电能,影响扫描数量。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移动CT系统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CT智能扫描定位系统、定位方法和存储介质,通过智能辅助定位的方法,能够快速定位且节省扫描定位像的时间和电能,具体通过辅助视觉来定位,指导用户移动检查床,使检查床对准扫描机架;或者引导扫描机架对准检查床,来完成扫描前的定位功能。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CT智能扫描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CT机和检查床,移动CT机上设有扫描机架、图像采集模块、智能定位模块和控制器,扫描机架上设有CT射线源和探测器,控制器中设有几何标定模块和智能分析模块,其中,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检查床图像和患者图像;
智能定位模块,安装在扫描机架上,用于向检查床投影待扫描的投影定位区域;
几何标定模块,用于计算智能定位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移动CT机的几何关系,几何关系包括检查床距离智能定位模块的垂直距离、智能定位模块距离扫描机架的扫描中心平面的距离、投影定位区域内各投影点相对于扫描中心平面的夹角;
智能分析模块,对图像采集模块获得的图像进行智能分析,获取人体模板部位区域和人体中心线信息。
优选地,所述智能定位模块包括安装在移动CT机上的投影模块和距离检测模块,投影模块用于根据待扫描区域信息,在病床上投影出待扫描区域轮廓和辅助定位线,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查床、扫描机架和智能定位模块的几何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板上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的疲劳寿命测试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