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油及其酿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5420.3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平;李潇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平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A23L2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孙乔乔 |
地址: | 6462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及其 酿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酱油及其酿造工艺,属于酱油酿造技术领域。所述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泡黄豆;将浸泡后的黄豆进行闷蒸;摊晾闷蒸后的黄豆;按黄豆与面粉的质量比为5:(0.5‑1.5)的比例将面粉与黄豆混合,自然制曲8‑10d;向成曲中加入盐水,盐水与成曲的质量比为(2.2‑2.5):1,经两个夏天日晒夜露,得到成熟酱胚;向成熟酱胚中加入竹秋,掺入母子水浸泡淋油,后熟晒露成酿11‑13个月;加入中药香料,加热灭菌;检验、包装。采用本发明方法酿造的酱油色泽棕红、浓稠、酱香和脂香浓郁,五味调和,挂碗留香,风味独特,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酱油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酱油及其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酱油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酱油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其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由于原料和酿造工艺的不同,酱油可形成不同风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新的五味调和、挂碗留香的酱油,所提出了一种酱油及其酿造工艺。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酱油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浸泡黄豆;
S2.将浸泡后的黄豆进行闷蒸;
S3.摊晾闷蒸后的黄豆;
S4.按黄豆与面粉的质量比为5:(0.5-1.5)的比例,将面粉与步骤S3得到的黄豆混合,自然制曲8-10d;
S5.向步骤S4获得的成曲中加入盐水,盐水与成曲的质量比为(2.2-2.5):1,经两个夏天日晒夜露,得到成熟酱胚;
S6.用竹子编制的一个圆形竹筒,将竹筒放在中间,成熟酱胚放在竹筒四周;然后掺入上批淋油后用清水浸泡淋出酱胚中的残留物质,掺入量为酱胚总量的50-55%,后熟晒露成酿11-13个月;
S7.加入中药香料水,中药香料水的加入量为酱油的2-3%,加热灭菌;
S8.检验、包装。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浸泡黄豆的时间为4-6h,浸泡后沥干控水1-1.5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S2中,黄豆闷蒸的方法为:木甄常压蒸煮4-5小时,留甄闷18-22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摊晾时间为5-6h。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在20℃下盐水的波美度为20.0。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向成曲中加入盐水,搓散团块,在两个夏天日晒夜露过程中进行28-35次分层翻晒。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加热灭菌温度为85-90℃,30-40min。
进一步的,步骤S7中,中药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草5-6斤、排草5-6斤、甘松1-1.5斤、三奈3-4斤、八角4-5斤、胡椒2-3斤、桂皮3-4斤、广皮4-5斤、丁香1-2斤、灵草4-5斤、广香5-6斤、安桂3-4斤、白芷3-4斤、火梗2-3斤;中药香料水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方量将中药成分进行混合,然后用酱油浸泡1-2月,既得。
一种酱油,由上述任一酿造工艺制得。
本发明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遵循春制曲、夏晒露、秋淋油、冬捞冰的自然法则,经八十余年的匠心制作,形成了独特的手工酱油风格。采用本发明方法酿造的酱油色泽棕红、浓稠、酱香和脂香浓郁,五味调和,挂碗留香,风味独特,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技术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平,未经李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咬合的畜牧兽医喂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梅花参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