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口距离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5059.4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8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星;杨凡;王成法;孙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G06V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王丹丹;王艳波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口 距离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路口距离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智能交通和车联网领域,可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利用车辆轨迹数据,得到目标路口的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利用目标路口的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一距离。本申请利用车辆轨迹数据,得到目标路口的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一距离,利用车辆轨迹数据能够获得准确的路口距离,有效地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02月11日、申请号为202010086842.9、发明名称为“路口距离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路口距离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本申请可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是当前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的方向。智能交通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交通管理中,以起到提高交通管理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和改善交通环境的效果。例如,从设置于路口的电警相机中获取道路图像,对道路图像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交通调度中,从而改善路口交通拥堵等问题。然而,从电警相机拍摄的道路图像中,一般获得的是图像中像素距离,而无法获取路口的真实距离。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口距离的检测方法,包括:
利用车辆轨迹数据,得到目标路口的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
利用目标路口的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一距离。
本申请利用车辆轨迹数据,得到目标路口的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目标路口距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利用通过目标路口的各车辆的车速和通行时长,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二距离;
利用第二距离对第一距离进行校正,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三距离。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通过目标路口的各车辆的车速和通行时长,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二距离,以利用第二距离校正第一距离,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三距离,可以提高所检测的路口距离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利用车辆轨迹数据,得到目标路口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包括:
从车辆轨迹数据的定位数据中,挖掘目标路口在各流向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从车辆轨迹数据的定位数据中,挖掘目标路口在各流向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包括:
从定位数据中,挖掘处于目标路口的区域范围内的各车辆的停车状态;
利用停车状态符合路口停车时长范围的车辆的位置信息,得到目标路口在各流向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中,从车辆轨迹数据的定位数据中,挖掘目标路口的区域范围内各车辆的停车状态。通过车辆的停车状态筛选出符合路口停车时长范围的车辆的位置信息,从而得到目标路口在各流向的停止线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利用通过目标路口的各车辆的车速和通行时长,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二距离,包括:
利用通过目标路口的各车辆的平均车速和平均通行时长,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二距离。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车辆的平均车速和平均通行时长,得到目标路口的第二距离,可以避免因个别数据不准确而导致检测误差过大,提高第二距离准确性,进而提高利用第二距离校正后的路口距离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对目标路口的视频帧图像进行识别,得到通过目标路口的各车辆的通行时长,计算得到通过目标路口的各车辆的平均通行时长;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