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94840.X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春;徐先桂;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众兴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33;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H01M50/271;H01M50/29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弹射 保护 结构 电池 壳体 | ||
1.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装配在汽车底盘(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的下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11),所述电池壳体装配在安装槽(11)内;
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固定设置在下壳体(1)上,构成扁平结构的电池壳体;
所述下壳体(1)的中部沿壳体长度方向设有线槽(3);
所述线槽(3)的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电池包(6)的电池仓(5),每个电池仓(5)与电池包(6)之间均设有相适配的电连接端口:第一插电接口(51)和第二插电接口(52);
所述电连接端口位于线槽(3)的一侧,且呈直插连接,电池仓(5)远离线槽(3)的一侧呈敞口结构;
所述电池仓(5)的两侧设有驻槽(4),所述驻槽(4)内固定安装有伸缩支撑装置(7),所述伸缩支撑装置(7)的控制输入端与汽车碰撞系统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所述安装槽(11)的两侧固定设有与伸缩支撑装置(7)相对应的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上设有与伸缩支撑装置(7)的输出端连接的锁槽(13);
所述线槽(3)内对应电池仓(5)的位置设有用于将电池包(6)发射出去的弹射机构(31),线槽(3)的侧壁上对应弹射机构(31)的位置设有弹射口(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与安装槽(11)之间设有辅助连接装置,所述辅助连接装置包括相互吸合的强磁铁(15)和电磁铁(21),所述强磁铁(15)固定设置在安装槽(11)的顶部上,所述电磁铁(21)固定设置在上壳体(2)的顶面上,所述强磁铁(15)通过续电器连接至汽车防撞系统的控制输出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的顶面上纵横固定有多个加强筋(9),所述电磁铁(21)固定设置在加强筋(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装置(7)包括直线驱动机构(73)、导轨(71)和锁舌(72),导轨(71)固定设置在驻槽(4)内,所述直线驱动机构(73)固定在所述导轨(71)的一端上,所述锁舌(72)插接在导轨(71)内,且锁舌(72)与导轨(71)的内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锁舌(72)位于导轨(7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直线驱动机构(73)的输出端上,锁舌(72)的另一端可延伸出导轨(71)连接至所述锁槽(1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73)为电磁推拉杆或电动推拉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13)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承托锁舌(72)的滑轮(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31)通过支座(32)固定在线槽(3)内,所述弹射机构(31)包括管状结构的气缸(311),所述气缸(311)的两端为敞口的发射端,两个发射端分别对应线槽(3)两侧的弹射口(52),所述气缸(311)内对称设有两个大小尺寸与气缸(311)内腔相适配的活塞块(312),两个活塞块(312)之间设有气体发生剂块(313),所述气缸(311)的一侧贯穿固定有用于触发气体发生剂块(313)的引燃器(314),所述引燃器(314)通过导线与汽车防撞系统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312)对应弹射口(52)的一端固定设有橡胶缓冲块(3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弹射保护结构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5)位于敞口的一端设有与口径相适配的封盖(8),所述封盖(8)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在电池仓(5)的敞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众兴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众兴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48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恢复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口唇粘膜区域性完整提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