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肠通便的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94002.2 申请日: 2021-07-14
公开(公告)号: CN113519835A 公开(公告)日: 2021-10-22
发明(设计)人: 汉京霞;张浩浩;刘慧娟;张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 聚合创欣(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3/10 分类号: A23L33/10;A23L33/21;A23L7/10;A23L25/00;A23L11/00;A23L31/00;A23L19/00;A23L27/30
代理公司: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代理人: 刘莹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洞庭路***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便 代餐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润肠通便的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代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燕麦粉全粉5‑15份、糙米粉5‑15份、富硒黑芝麻粉1‑10份、苦荞粉5‑15份、红豆粉3‑10份、葛根粉2‑15份、洋车前子壳粉2‑15份、菊粉5‑15份、低聚异麦芽糖2‑10份、抗性糊精5‑20份、木糖醇2‑10份、白松露菌粉0.05‑5份、鸡油菌粉0.05‑5份、菊苣粉0.05‑5份、菠菜粉0.05‑5份、芹菜粉0.05‑5份、苦瓜粉0.01‑5份、绿茶粉0.01‑5份、胡萝卜粉0.01‑2份、苹果粉0.01‑5份。本发明代餐粉能够改善菌群代谢微环境,增强肠道蠕动功能,调节机体代谢能力,改善便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肠通便的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慢性功能性便秘长期干预的基础措施。由于代谢功能紊乱已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所以开发能够有效改善代谢功能的功能性食品非常重要。常规的饮食控制,由于机体摄入营养成分少,且摄入的食物功能单一,难以对代谢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并且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慢性功能性便秘、慢性炎症、肥胖等多种疾病都有密切关系,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有效的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膳食纤维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组成,调节肠道微环境。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慢性功能性便秘、慢性炎症、肥胖等多种疾病都有密切关系,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有效的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燕麦、苦荞、洋车前子壳等多种谷物纤维含量高,满足身体基本营养要求。水溶性膳食纤维,如菊粉、低聚异麦芽糖维持肠道细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

现有的保健代餐粉种类繁多,多数为代餐或减肥的功效,存在所含营养成分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需求、营养成分不均衡等缺陷,且无法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肠通便的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增强肠道蠕动能力,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人群体质,具有保护肠胃的功效。产品携带方便,易于食用,适用于不同人群。

本发明提出一种润肠通便的代餐粉,所述代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燕麦粉全粉5-15份、糙米粉5-15份、富硒黑芝麻粉1-10份、苦荞粉5-15份、红豆粉3-10份、葛根粉2-15份、洋车前子壳粉2-15份、菊粉5-15份、低聚异麦芽糖2-10份、抗性糊精5-20份、木糖醇2-10份、白松露菌粉0.05-5份、鸡油菌粉0.05-5份、菊苣粉0.05-5份、菠菜粉0.05-5份、芹菜粉0.05-5份、苦瓜粉0.01-5份、绿茶粉0.01-5份、胡萝卜粉0.01-2份、苹果粉0.01-5份。

进一步的,所述菊粉、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和木糖醇的重量之和占代餐粉重量的25-40%。

进一步的,所述代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燕麦粉全粉15份、糙米粉10份、富硒黑芝麻粉10份、苦荞粉8份、红豆粉6份、葛根粉6份、洋车前子壳粉6份、菊粉8份、低聚异麦芽糖5份、抗性糊精13份、木糖醇2.2份、白松露菌粉1份、鸡油菌粉0.5份、菊苣粉0.5份、菠菜粉0.5份、芹菜粉0.2份、苦瓜粉0.1份、绿茶粉0.3份、胡萝卜粉0.1份、苹果粉0.1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任一润肠通便的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原料:全燕麦、糙米、富硒黑芝麻、苦荞、红豆、葛根、洋车前子壳,分别进行烘焙、破壁、熟化、灭酶失活、均质、冷冻干燥和气流粉碎,制得以上原料各自的粉末;

2)分别取原料:白松露菌、鸡油菌、菊苣、菠菜、芹菜、苦瓜、绿茶,分别进行低温干燥,气流粉碎,制得以上原料各自的粉末;

3)分别取原料:胡萝卜、苹果,分别进行压榨,取汁,过滤浓缩,喷雾干燥,气流粉碎,制得以上原料各自的粉末;

4)分别取原料粉末:菊粉、低聚异麦芽糖、抗性糊精、木糖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合创欣(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聚合创欣(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4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