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酯渣油的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1218.3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梁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盈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国家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渣油 精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酯渣油的精制方法,将甲酯渣油加热送至精馏塔,精馏得到一代生物柴油、精馏重油和少量不凝气,精馏重油送至悬浮床加氢部分;悬浮床加氢产物分离为悬浮床轻油、悬浮床蜡油和悬浮床渣油,悬浮床轻油送至加氢精制部分,悬浮床蜡油送至加氢裂化部分;加氢裂化产物和加氢精制产物联合分离,得到气体、生物轻油、二代生物柴油和尾油。本发明的甲酯渣油精制方法既可以解决劣质甲酯渣油的利用问题,也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可以推动再生能源的使用,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响应国际碳中和策略,为减缓全球变暖做出巨大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酯渣油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燃料资源,它与矿物柴油相比,具有可再生性、优良的生物可降解性、低含硫量和低污染物排放等特点,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柴油,将成为石油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
在一代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蒸馏剩余的甲酯渣油,而这些渣油一直以来也没有比较理想的利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酯渣油的精制方法,将甲酯渣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柴油,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环保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甲酯渣油的精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精馏部分,将甲酯渣油经加热至一定温度进入精馏塔,在压力为常压或真空、温度为180~350℃条件下,甲酯渣油精馏得到不凝气、一代生物柴油和精馏重油,所述一代生物柴油送至装置外,所述精馏重油送至悬浮床加氢部分;
(2)在悬浮床加氢部分,所述精馏重油在催化剂存在下,在温度为200~500℃、压力为3.0~25.0MPa条件下完成加氢反应,生成一个由氢气、水、常规气体烃和常规液体烃组成的悬浮床产物;
(3)在悬浮床热高压分离部分,所述悬浮床产物被分离为热高分气和热高分油,热高分气送至加氢精制部分,热高分油送至重油分离部分;
(4)在重油分离部分,所述热高分油经过精馏工艺分离出悬浮床轻油、悬浮床蜡油和悬浮床渣油;悬浮床轻油送至加氢精制部分,悬浮床蜡油送至加氢裂化部分;
(5)在加氢精制部分,所述热高分气、悬浮床轻油汇合,在加氢精制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在温度为170~420℃、压力为3.0~20.0MPa、氢气/原料油体积比为50~3000:1、催化剂体积空速0.05-5h-1的条件下,完成加氢精制反应,生成一个由氢气、杂质组分、常规气体烃、常规液体烃组成的加氢精制反应产物;
(6)在加氢精制冷高压分离部分,所述加氢精制反应产物冷却并分离为:一个主要由氢气组成的第一冷高分气气体,一个主要由常规气体烃、杂质组分、常规液体烃组成的第一冷高分油液体;
(7)在加氢裂化部分,在加氢裂化催化剂存在下,所述悬浮床蜡油与氢气在温度300~500℃、压力3.0~20.0MPa、氢气/蜡油体积比为50~3000:1、催化剂体积空速0.05-5h-1的条件下,完成加氢裂化反应,生成一个由氢气、杂质组分、常规气体烃、常规液体烃组成的裂化反应产物;
(8)在加氢裂化冷高压分离部分,所述裂化反应产物冷却并分离为:一个主要由氢气组成的第二冷高分气气体,一个主要由常规气体烃、杂质组分、常规液体烃组成的第二冷高分油液体;
(9)在产品分离部分,所述第一冷高分油液体和第二冷高分油液体汇合,经过精馏工艺分离出气体、生物轻油产品、二代生物柴油产品和尾油组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至少一部分第一冷高分气气体返回加氢精制反应部分和或悬浮床反应部分形成循环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盈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盈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