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0143.7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丽丽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7;H01M10/6563;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装箱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包括箱体,箱体两侧壁为吸热板,箱体两侧壁上安装有切换散热机构,箱体内部设置有缓冲升降台,缓冲升降台上固定安装有汽车电池,缓冲升降台左侧底端设置有齿轮杆,齿轮杆与传动轮啮合,传动轮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杆一端,第一传动杆转动安装在箱体左侧壁,第一传动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水泵的轴轮啮合,箱体两侧壁内嵌安装有循环水冷管,循环水冷管通过水泵与冷却液箱连接。本发明设置的切换散热机构配备有两套散热板,两套散热板可以切换工作,提高散热效果,且通过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对电池的影响来驱动水泵和风扇工作对电池进行散热,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动力电池作为驱动技术,但汽车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堆积会影响汽车电池的工作效果,现有的电池箱大多散热效果较差,市场上也出现一些具备吸热散热效果的电池箱来对汽车电池进行保护,但市场上的电池箱大多通过电能来进一步驱动水冷装置或者风冷装置来促进散热效果,散热效果提升,但是能耗也相应增加了,缩短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具有能够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电池箱的动力源,散热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具备能够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电池箱的动力源,散热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电池箱散热效果较差且在散热的同时能耗较大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箱,包括箱体,箱体两侧壁为吸热板,箱体两侧壁上安装有切换散热机构,切换散热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箱体两侧壁上下端的散热板,箱体两侧壁上下端的散热板之间均匀分布有两块相邻设置的散热板,所有散热板均通过连接轴安装在箱体两侧壁,散热板外侧壁中央均设置有转轴,相邻的两块散热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块散热板外侧壁的转轴,间隔的散热板外侧壁的转轴上转动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顶端通过操控杆连接电机,通过电机工作带动操控杆和驱动杆移动来控制两组散热板移动,使得两组散热板可以交替与箱体的侧壁也就是散热板贴合来对吸热板进行散热操作,提高散热效果;
箱体内部设置有缓冲升降台,缓冲升降台上固定安装有汽车电池,缓冲升降台左侧底端设置有齿轮杆,齿轮杆与传动轮啮合,传动轮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杆一端,第一传动杆转动安装在箱体左侧壁,第一传动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水泵的轴轮啮合,箱体两侧壁内嵌安装有循环水冷管,循环水冷管通过水泵与冷却液箱连接,冷却液箱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端,箱体固定安装在安装板顶端,汽车电池在收到颠簸时作用于缓冲升降台,使得缓冲升降台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齿轮杆作用于第一传动杆,带动水泵转动工作,将冷却液通向循环水冷管进行吸热操作;
箱体顶端的盖板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中转动安装有风扇,风扇的主轴底端与第二传动杆啮合连接,第二传动杆与驱动齿块啮合连接,驱动齿块滑动安装在盖板的第二安装槽中,第二安装槽设置在盖板中央位置,汽车电池顶端顶动驱动齿块移动,驱动齿块作用于第二传动杆从而带动风扇转动进行风冷操作。
优选的,电机内嵌安装在箱体两侧壁顶端。
优选的,缓冲升降台包括安装台板,安装台板通过缓冲器安装在箱体内部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丽丽,未经潘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