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截面的检测装置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9049.X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葛永扣;陈颖晔;赖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G01N1/28;G01B1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建科 |
地址: | 36310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端子 截面 检测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截面的检测装置和工艺,检测装置包括切磨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端子夹紧治具和处理器,所述端子夹紧治具用于夹持待测端子,所述切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对应传动机构的传送轨道的切断机构和磨平机构,所述端子夹紧治具可拆卸的装配于传动机构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具有用于放置端子夹紧治具的载台以及位于载台上方的图像采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器。本方案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了汽车线束端子压接质量的稳定性,保证了压接后的端子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大大提高公司汽车线束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线束端子领域,具体涉及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截面的检测装置和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线缆加工工艺过程中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端子压接工艺已取代了以往的端子焊接工艺,该压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品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净化工作环境等特点,适合大批量生产,但对整个操作工序控制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压接机台的参数调整,而且端子在压接过程中压接机的震动较大,各调整件容易松动,机台压接参数易改变,直接影响压接质量,因而端子压接过程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端子的压接质量检验是线束开发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压接质量检验主要通过拉力测试、压接高度测量和外观检验这三种方式,以上的这些测试方法存在着需要人工手工拿卡尺进行测量操作及人工用眼去判定,存在着检测效率低、漏检和误检率高的缺陷,从而降低了端子压接质量水平而影响了线束产品的质量;现如今产品的质量是各大企业竞争的主要重点之一,而端子压接的主要判定合格或者不合格的依据是端子的压缩比测试,在端子压接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端子的压缩比不合格,引起压缩比的不合格的原因又和设备的各个部件紧密联系着。因此,提高检测精度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线束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截面的检测装置和工艺;能够精准的对端子压接截面进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截面的检测装置,包括切磨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端子夹紧治具和处理器,所述端子夹紧治具用于夹持待测端子,所述切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对应传动机构的传送轨道的切断机构和磨平机构,所述端子夹紧治具可拆卸的装配于传动机构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具有用于放置端子夹紧治具的载台以及位于载台上方的图像采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所述传送轨道、可移动的装配于传送轨道上的安装支架以及驱动安装支架在传送轨道上移动的驱动器,所述端子夹紧治具可拆卸的装配于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具有插槽以及形成于安装支架的外侧壁并连通所述插槽的让位缺口,所述端子夹紧治具包括夹紧本体和位于夹紧本体一端的插接部,所述端子夹紧治具通过插接部可拆卸的插接固定在安装支架的插槽内,所述夹紧本体经让位缺口延伸至安装支架外以对应切断机构或磨平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高度调节旋钮,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连接传送轨道的固定部分和可升降连接于固定部分的可调部分,所述插槽形成于可调部分上,所述高度调节旋钮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以驱动可调部分升降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断刀片、驱动连接所述切断刀片的第一旋转驱动器和对应切断刀片的第一出水管,所述传动机构带动端子夹紧治具经过所述切断刀片的上方,以使切断刀片对端子夹紧治具上的待测端子进行切断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磨平机构包括磨平砂轮、驱动连接所述磨平砂轮的第二旋转驱动器和对应磨平砂轮的第二出水管,所述传动机构带动端子夹紧治具经过所述磨平砂轮的上方,以使磨平砂轮对端子夹紧治具上的待测端子进行磨平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切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连接控制器的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切断机构和磨平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鑫美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