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171.3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夏远新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18;B08B1/02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陈伯祥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保护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1)和充电枪(6),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底部设有相互连通的除尘管(2),所述保护壳(1)的顶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套筒(3),所述除尘管(2)内部的两侧设有导向除尘组件,所述充电枪(6)的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充电线体(5),所述充电枪(6)外侧的顶部设有环形盘(10),所述充电枪(6)的顶部设有相互连接的充电接口(8),所述环形盘(10)顶部靠近充电接口(8)的外侧设有内胆橡胶条(9),所述内胆橡胶条(9)的正面一端设有相互连通的充气囊(11),所述套筒(3)外侧的顶部设有展开封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除尘组件内部的两侧设有内螺纹套管(4),两组所述内螺纹套管(4)的内侧套设有螺纹适配的螺纹杆(401),两组所述螺纹杆(40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连接板(402),两组所述连接板(40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弧形清扫刷(403),所述保护壳(1)内部的四角处设有固定座(405),四组所述固定座(405)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导轮组(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封闭组件外侧的顶部设有环形滑槽(7),所述环形滑槽(7)的内侧设有五组相互配合的滑块(701),五组所述滑块(701)的顶部设有相互连接的转环(702),所述转环(702)的内侧设有五组铰接块(705),所述套筒(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环形通口(703),所述环形通口(703)的内侧铰接有五组闭合卡板(704),五组所述铰接块(705)的内侧铰接有弧形铰接杆(706),且弧形铰接杆(706)与闭合卡板(704)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两侧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拉环,所述保护壳(1)顶部的两侧设有吊挂带,所述保护壳(1)底部的两侧设有连接块,所述除尘管(2)两侧的顶部设有与连接块相互适配的卡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2)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保护壳(1)相互连通的连通口,所述除尘管(2)内部顶部靠近连通口的外侧设有弧形导料板,所述除尘管(2)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与连接板(402)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6)的正面一端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一端均匀排设有拨块,所述套筒(3)正面一端的底部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侧套设有与拨块相互啮合的拨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橡胶条(9)呈环形结构与充电接口(8)的外侧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导轮组(404)与充电线体(5)相互对应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2)内部的两侧设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内螺纹套管(4)相互配合,两组所述弧形清扫刷(403)相互靠近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异性相吸的磁吸块和磁吸槽。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槽(7)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和底部的一侧皆设有定位管,且定位管的内侧套设有固定螺栓,一组所述滑块(701)内部的底部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固定螺栓相互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夏远新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夏远新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1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