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85535.4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封亚辉;陈朝国;江昌民;侯建军;丁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20 | 分类号: | G01N23/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赵瑜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金属 精矿 含量 元素 形态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属于元素分析技术领域,该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有色金属精矿样品信息采集并记录;(2)对有色金属精矿进行元素含量分析并进行分类标记;(3)对分类完成的元素进行检测并将有害元素进行分离提取;(4)收集环境信息并构建环境模型进行仿真测试;(5)依据测试数据生成废物处理方案并将其反馈给工作人员;本发明可自行对各类有色金属精矿进行元素含量检测,同时自动记录检测数据,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检测以及记录,保证了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同时防止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意外,保护工作人员安全,防止在处理金属精矿的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居民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素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离不开有色金属,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近30年来发展迅速,产量连年来居世界首位,有色金属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有色金属资源短缺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发明出一种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10161067A公开了一种基于便携式XRF的精矿金属含量测定方法,该发明虽然能在野外精矿出产地快速、经济地实现多元素的金属含量分析,并能大幅提高便携式XRF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但是无法对金属精矿中有害元素对周围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容易导致在处理金属精矿的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破环自然环境;此外,现有的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检测以及记录数据,容易导致数据记录出现偏差,降低工作员人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色金属精矿主含量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该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有色金属精矿样品信息采集并记录:计算设备接收工作人员上传的有色金属精矿样品信息,并依据工作人员上传的信息对有色金属精矿样品进行样品分类处理,同时生成记录表,计算设备将各有色金属精矿信息录入记录表中,其中,计算设备具体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中的一种;
(2)对有色金属精矿进行元素含量分析并进行分类标记:计算设备开始与分析系统进行通信连接,并开始向分析系统发送检测指令,分析设备接收到检测指令,并开始对有色金属精矿进行元素含量检测,将检测出的各元素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各元素相关信息录入记录表中,其中,分析系统具体由输送模块、破碎模块、检测模块、分离模块、废物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组成;
(3)对分类完成的元素进行检测并将有害元素进行分离提取:对分类完成的元素信息进行数据检测,并对其中的有害元素进行标注,同时计算设备开始控制分析设备对有害元素进行分离提取处理;
(4)收集环境信息并构建环境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收集周围环境信息,并开始构建环境模型,将有害元素信息导入环境模型,并开始运行环境模型进行仿真测试;
(5)依据测试数据生成废物处理方案并将其反馈给工作人员:仿真测试结束,计算设备依据测试数据智能制定废物处理方案,方案制定完成,计算设备将其反馈给工作人员。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分类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举升支架
- 下一篇: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