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盐废水脱总氮的复合功能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84005.8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韡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韡卿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145;C12R1/38;C12R1/10;C12R1/01;C02F101/16;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1 | 代理人: | 方莉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水 脱总氮 复合 功能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高盐废水脱总氮的复合功能菌剂在高盐废水脱总氮中的应用,其包括:
步骤S1,在滤池中,将复合功能菌剂与活性炭类吸附载体和高盐废水混合培养,获得稳定附着耐受高盐废水的复合型功能菌群生物膜的活性炭类吸附载体;
步骤S2,直接向滤池中满负荷通入高盐废水对总氮进行降解处理,获得可排放水;
步骤S1包括:
步骤A,将营养液加入含有活性炭类吸附载体的滤池中,使其均匀地分布于活性炭类吸附载体上,并向滤池中加入高盐废水,使水位上升到刚好浸没活性炭类吸附载体;
步骤B,静置,使活性炭类吸附载体充分吸收营养物后,将滤池中液体排空,获得负载有营养物的活性炭类吸附载体;
步骤C,将复合功能菌剂-高盐废水混合液加入含负载有营养物的活性炭类吸附载体的滤池中,使其均匀地分布于负载有营养物的活性炭类吸附载体上,并向滤池加入高盐废水,使水位上升到刚好浸没活性炭类吸附载体,获得复合功能菌剂-活性炭类吸附载体-高盐废水混合物;
步骤D,静置,对复合功能菌剂-活性炭类吸附载体-高盐废水混合物进行缺氧培养,使耐受高盐废水的复合型功能菌群稳定附着在活性炭类吸附载体上形成生物膜,获得稳定附着耐受高盐废水的复合型功能菌群生物膜的活性炭类吸附载体,将滤池中液体排空;
所述复合功能菌剂-高盐废水混合液由复合功能菌剂与高盐废水混合而得;
所述缺氧培养的时间为3~5天;
所述复合功能菌剂包括能够降解高盐废水中的总氮的菌,其中,所述高盐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含量为12000~35000mg/L,高盐废水中的总氮为460~3140mg/L;
所述复合功能菌剂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643的盐单胞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功能菌剂由盐单胞菌、丁酸梭菌、乙酰微小杆菌、源水气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水丛毛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期望盐单胞菌、食物盐单胞菌和类产碱假单胞菌的种子液按照盐单胞菌:丁酸梭菌:乙酰微小杆菌:源水气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水丛毛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期望盐单胞菌:食物盐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1-1.5):(1-1.5):(1-1.5):(0.6-1.0):(0.6-1.0):(0.6-1.0):(0.6-1.0):(0.6-1.0):(0.6-1.0):(0.6-1.0)的体积配比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2-4小时;
和/或,在步骤D中,保持水温在18~3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液含有葡萄糖、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营养液中碳、氮和磷的摩尔比为100:5:1;
和/或,所述复合功能菌剂-高盐废水混合液中高盐废水与复合功能菌剂的质量比为(1~1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类吸附载体包括活性炭和/或活性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韡卿,未经徐韡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0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