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板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2134.3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均;杨剑波;杨宇;谭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泛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张智伟 |
地址: | 4014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板 成型 方法 | ||
1.一种泡沫板的成型方法,所述泡沫板包括上面板层、下面板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发泡层,所述上面板层、下面板层均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所要制备的泡沫板的规格尺寸,按下述方式(a)或方式(b)准备预浸料:
方式(a)、裁切三块预浸料,分别标记为1#预浸料、2#预浸料和3#预浸料,其中1#预浸料对应泡沫板的四个侧面,2#预浸料和3#预浸料分别对应泡沫板的上面板层和下面板层;将1#预浸料卷成中空筒状结构并将该筒状结构的相交线两端粘接固定,然后将2#预浸料和3#预浸料分别粘接固定在筒状结构的上下两端;
方式(b)、裁切六块预浸料,分别标记为1′#预浸料、2′#预浸料、3′#预浸料、4′#预浸料、5′#预浸料和6′#预浸料,其中1′-4′#预浸料分别对应泡沫板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5′#预浸料和6′#预浸料分别对应泡沫板的上面层和下面层;
(2)、在自带有气囊袋的模具内表面预先铺设一层离型膜,接着按下述方式(c)或方式(d)成型一个发泡型腔,其中方式(c)对应方式(a),方式(d)对应方式(b);然后将模具内腔预先放置的气囊袋充满气至气囊袋充满整个模具内腔,此时,充满气的气囊袋将所有预浸料与模具内壁紧紧贴合,进而塑造出一个发泡型腔:
方式(c)、将步骤(1)所得筒状结构紧贴模具内表面的离型膜放置;
方式(d)、将步骤(1)的1′-4′#预浸料分别紧贴模具前后左右四个内侧面的离型膜放置,将5′#预浸料和6′#预浸料分别紧贴模具上顶面和下底面的离型膜放置,并且每块预浸料的四角以及相邻预浸料的交接处均使用粘结剂进行粘接固定;
(3)、对步骤(2)所得模具进行加热加压;
(4)、将模具降温,泄气,开模,移除气囊袋后再封闭整个模具;
(5)、配制树脂发泡混合浆料,通过模具上的气孔将树脂发泡混合浆料注射至模具里面的发泡型腔内,直至注满,保温保压发泡后开模,即得泡沫板;
其中,1-3#预浸料、1′-6′#预浸料均为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应的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树脂发泡混合浆料中的树脂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树脂相同或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两个滑块、气囊袋;上模具和下模具结构相同,均包括纵截面为U形的半模具本体,半模具本体的竖直两边各设一把手,上模具和下模具相对扣合形成整个模具本体;气囊袋上设有气管,其中一滑块上设有与气管对应的气孔,两个滑块分别设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边缘扣合缝中,气囊袋位于上模具和下模具扣合后形成的内部空腔中,气管从气孔伸出至与外界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或芳纶,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热加压的条件为:加热温度为120-250 ℃、加压压力为0.5-15 MPa、时间为30 min-3h,加热加压的同时保证气囊袋中的内部加压压力为0.5-2 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树脂发泡混合浆包括添加可膨胀微球发泡剂的树脂原液或聚氨酯泡沫原液;其中,添加可膨胀微球发泡剂的树脂原液由树脂、可膨胀微球发泡剂、固化剂、稀释剂按质量比为100∶(1-50)∶(2-100)∶(0-50)混合而成,树脂原液中所述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聚氨酯泡沫原液由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1-1.5)混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甲基四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双氰胺及其衍生物、二氨基二苯砜、聚醚二胺型固化剂、间苯二甲酸酰肼、异氰酸酯改性咪唑、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或过氧化苯甲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泛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泛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1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芯复合材料板的修补方法
- 下一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