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终端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80600.4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倪妍妍;赵成;孙立成;戚振彪;郝雨;张天军;孔明;王若民;杨娴;冯玉;骆晨;吴凯;肖遥;欧阳超;黄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31/01;B65G1/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缪璐欢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终端 故障 指示器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终端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系统,涉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送机、存储库、堆垛机、融合终端检测线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线;所述融合终端检测线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线位于存储库的任意一侧;融合终端检测线包括运送载体、融合终端对接机构和融合终端输送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对运送载体上的融合终端和运送载体上的融合终端同时实现自动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检测时间,实现故障指示器及融合终端的自动化检测与仓储的无缝对接,同时实现电力设备的集中检测、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终端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的推进,大量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接入配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愈发庞大。为规范建设,国网公司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出台了《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配电网调控一体智能技术支撑系统功能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以及《融合终端/子站功能规范》、《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技术条件和检测规范(试行)》等关于融合终端、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检测的技术标准,为建立统一的终端设备检查、验收平台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但各厂家设备的技术指标参差不齐,存在部分融合终端、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掉线、遥测误差偏大,遥测和遥信上送不及时,误动、漏报等缺陷。同时,一线运维反馈的设备问题愈发多样,相关检测技术标准的也随之更新完善,各网省公司早期的检测平台功能或效率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给安装、调试、运维造成较大的困难,一定程度影响了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化水平。
目前,国网公司对配电网故障指示器及配电终端的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为保障入网配电网自动化终端产品的性能,入网的产品需经相关质量检测中心测试合格后,方可取得产品型号注册登记证,并执行入网抽测,全检合格后,方能安装。因此,为提高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进一步开展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及配电终端的供货前抽检、供货后全检、故障分析等工作,急需有效的、自动化的技术监督手段对故障指示器及配电终端进行检测。
配电网的快速发展,无疑促进配电终端及故障指示器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相应带动相关技术标准、检测规范、管理(存储)规范的统一发展。因此对于检测单位的检测以及仓储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各检测单位对故障指示器及配电终端的自动化检测设施以及与之配套的仓储设施建设存在很大差异,资源相对分散,工作效率低,运营成本高,很难满足电力智能设备快速推广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流、智能、高效的检测和智能仓储中心势在必行。公开号为CN104237735A的专利申请公开结合故障指示器和配电终端的建模和故障分析方法,但是并没有公开适用于融合终端和故障指示器的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适用融合终端和故障指示器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终端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存储库、堆垛机、融合终端检测线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线;所述融合终端检测线和故障指示器检测线位于存储库的任意一侧;
所述融合终端检测线包括运送载体、融合终端对接机构和融合终端输送机构;
所述融合终端装载在运送载体上,所述第一输送机用以将运送载体输送至存储库,所述堆垛机用以将存储库内的运送载体转运至融合终端输送机构上;
所述融合终端对接机构位于融合终端输送机构的至少一侧,所述融合终端对接机构的个数与位于运送载体上融合终端的个数匹配,所述融合终端输送机构用以输送运送载体至指定位置后,所述融合终端对接机构与融合终端对接,用以对融合终端进行检测;
所述故障指示器检测线包括输送载具、自动抓取机器人、第二输送机和检测台体,所述故障指示器包括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