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二氯苯硝化物精制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333.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圣杰;殷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圣杰 |
主分类号: | C07C209/36 | 分类号: | C07C209/36;C07C211/52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硝化 精制 加氢 制备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二氯苯硝化物精制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1)将含3,4‑二氯硝基苯的邻二氯苯硝化物与烷烃混合,精制得到3,4‑二氯硝基苯溶液;(2)步骤(1)得到的3,4‑二氯硝基苯溶液与氢气连续输入固定有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3)步骤(2)加氢反应得到的加氢物料通过固液分离或连续分层的方式分离产物3,4‑二氯苯胺,母液回收用于步骤(1)替代部分或全部烷烃进行邻二氯苯硝化物的精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二氯苯硝化物精制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高效、操作简便、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4-二氯苯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二氯苯硝化物精制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3,4-二氯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在染料、医药、农药等领域,可用于合成敌稗、利谷隆、敌草隆、灭草灵等除草剂及分散红153和分散红152等偶氮染料。
目前,国内生成3,4-二氯苯胺的方法主要以邻二氯苯为原料,在硝酸、硫酸下进行硝化反应,生成3,4-二氯硝基苯及2,3-二氯硝基苯的混合物,结晶精制或精馏得到高纯度的3,4-二氯硝基苯,在溶剂甲醇或乙醇中催化加氢还原得到3,4-二氯苯胺。如专利CN10332650B、CN107973720A、CN109651157A等均提出3,4-二氯硝基苯在醇溶剂中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的方法,大量文献也报道了邻二氯苯硝化加氢的方法。
虽然上述方法实现了3,4-二氯苯胺的合成,但是,这些方法仍存在邻二氯苯硝化物的精制和加氢步骤繁琐、能耗高等问题。硝化物的结晶分离需十几个小时的工艺操作来实现物料的结晶和固液分离;精馏分离则需要高温条件进行,能耗高。此外,3,4-二氯硝基苯加氢后通常需要减压蒸馏分离出溶剂,这一过程也需耗费大量的能量。因此,开发一种高效、操作简便、低能耗的3,4-二氯苯胺合成方法仍然是一项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二氯苯硝化物精制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具有高效、操作简便、低能耗的特点。
一种邻二氯苯硝化物精制加氢制备3,4-二氯苯胺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3,4-二氯硝基苯的邻二氯苯硝化物与烷烃混合,精制得到3,4-二氯硝基苯溶液,所述精制过程具体包括:先将部分烷烃与邻二氯苯硝化物进行第一次混合,过滤,固体与剩余烷烃进行第二次混合溶解,得到精制的3,4-二氯硝基苯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3,4-二氯硝基苯溶液与氢气按比例连续输入固定有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中进行加氢反应;
(3)将步骤(2)加氢反应得到的加氢物料通过固液分离或连续分层的方式分离出产物3,4-二氯苯胺,母液回收用于步骤(1)中替代部分或全部烷烃进行邻二氯苯硝化物的精制。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和技术路线是针对含3,4-二氯硝基苯的邻二氯苯硝化物原料,如何对其进行高效、操作简便、低能耗的精制及加氢料的溶剂分离,同时得到高产率、高纯度的产物3,4-二氯苯胺。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点之一在于:引入低极性的烷烃为溶剂,先利用不同邻二氯苯硝化物在烷烃中溶解度差异精制得到3,4-二氯硝基苯溶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硝化物及苯胺类物质的极性差异,极大简化了硝化料的精制及加氢料的溶剂分离操作,大幅降低了操作能耗。
本发明另一关键技术点在于:步骤(2)加氢反应过程采用固定有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一方面催化剂不会随3,4-二氯硝基苯溶液与氢气的气液混合物流动,省去后续催化剂分离回收步骤,也避免了产物和烷烃溶剂分离操作中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加氢反应的反应温度更低、反应压力可以更高,在低反应温度、低能耗下仍保持高反应效率,溶解后的3,4-二氯硝基苯溶液可在反应器中快速反应生成3,4-二氯苯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圣杰,未经徐圣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