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231.9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519 | 分类号: | A61K31/519;A61K47/46;A61P35/00;A61P11/00;C12N5/071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张娟;魏静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药物领域。该抗肿瘤药物包括外泌体和培美曲塞。该抗肿瘤药物能够有效抑制吉非替尼耐药肺癌细胞,而且,与单药培美曲塞相比,该抗肿瘤药物在体内和体外对吉非替尼耐药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增强。本发明的抗肿瘤药物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显著提高对吉非替尼耐药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耐药肺癌的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泌体携载培美曲塞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亦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肺癌的主要类型,占肺癌病例的85%以上,并且多靶向治疗。对于大多数晚期患者,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化疗有效率仅为20%-30%,疗效已达到平台期。近年来,随着肺癌基因分型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以EGFR抑制剂为代表的针对晚期NSCLC靶向治疗药物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EGFR抑制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之一是吉非替尼,吉非替尼是一种典型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靶向药物,可从细胞受体激活、细胞增殖调控等分子水平对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发挥抑制作用,吉非替尼可使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但是,吉非替尼耐药现象在临床也并不少见。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耐药与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吉非替尼耐药的人肺腺癌细胞株中有36个miRNA表达上调超过2倍,有24个miRNA表达下调超过2倍,其中16个miRNA有潜在靶基因,某些miRNA模拟物也可降低部分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这提示了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而参与肿瘤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因此,针对对吉非替尼耐药的肺癌患者该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是临床治疗亟待解决的难题。
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的抗叶酸代谢细胞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酰基转移酶等三种嘌呤和嘧啶合成所需关键酶,使细胞分裂停止于S期,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目前,培美曲塞已被批准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一线治疗和NSCLC的二线治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或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已成为NSCLC治疗中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但是,研究发现,耐吉非替尼的肺癌细胞对培美曲塞的细胞毒性作用是抵抗的,培美曲塞作为抗肿瘤药物对耐吉非替尼的肺癌细胞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外泌体是天然的纳米级囊泡,由晚期核内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直径在30-150nm。作为天然的药物载体,外泌体具有较多的优势,比如易获得、可透过血脑屏障、半衰期长、可进行基因编辑等。现阶段,已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HEK293T细胞来源外泌体、树突状细胞来源外泌体、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甚至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作为抗肿瘤药物递送载体,对肿瘤细胞发挥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还未见将外泌体用于运载培美曲塞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泌体携载培美曲塞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它包括外泌体和培美曲塞。
进一步地,制备所述抗肿瘤药物的原料中包含外泌体和培美曲塞,原料中外泌体和培美曲塞的质量比为1:(0.5~3)。
进一步地,原料中外泌体和培美曲塞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外泌体为牛奶外泌体。
进一步地,所述牛奶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牛奶,离心,保留上清;
(2)取步骤(1)所得上清,加入醋酸,静置,离心,保留上清;
(3)取步骤(2)所得上清,过滤后离心,弃掉上清保留沉淀,用水或缓冲液重悬沉淀,过滤,保留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