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介入训练安全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119.5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军;陶锋;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强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经济开发区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介入 训练 安全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训练安全防护方法,涉及血管介入训练技术领域,该血管介入训练安全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手术训练前的准备,步骤二、训练进行,步骤三、生成训练得分,步骤四、器材归位。本发明通过在导管伸入的过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生成导管的移动路线图,通过自动绘制软件与仿真血管内的中心线进行融合,通过血管造影机的显示端显示出,通过力反馈装置对医护人员的用力进行监测,若医护人员力度过大或导管相对于仿真血管内的中心线偏航,会通过安全预警模块上的声音报警器和闪烁灯报警器进行预警,及时提醒实习医生操作有误,避免导管穿透仿真血管从而导致仿真血管破损的问题,对仿真手臂的安全进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管介入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介入训练安全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实习医生在学习介入治疗时需使用血管介入训练方法来帮助实习医生进行学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血管介入训练方法不具备对导管的移动进行监测的功能,实习医生在操作时,极易将导管穿透仿真血管,导致仿真血管破损,影响训练的正常进行;
2、现有的血管介入训练方法不具备对实习医生的训练结果进行总结的功能,训练结束后实习医生不能及时地了解到训练的情况,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介入训练安全防护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导管的移动进行监测的功能,解决实习医生在操作时,极易将导管穿透仿真血管,导致仿真血管破损从而影响训练正常进行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训练结束后实习医生不能及时地了解到训练情况的问题,以达到可自动对实习医生的训练结果进行总结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管介入训练安全防护方法,该血管介入训练安全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手术训练前的准备;
步骤二、训练进行;
步骤三、生成训练得分;
步骤四、器材归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A1、将仿真手臂固定在训练手术台的顶部,并将血管造影机初始化,再对血管造影机的测试端进行调整;
A2、将模拟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管弹性性能和影响血管变形能力的参数输入至血管造影机内;
A3、利用注射器将血管造影剂注射至仿真手臂的静脉血管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B1、利用血管造影机获取仿真手臂和仿真血管的医学影像,提取仿真血管内的中心线,然后生成仿真手臂和仿真血管的三维图,再生成导管的三维图,通过导航软件计算并生成导管的预计路线;
B2、由计算软件根据仿真手臂和仿真血管的三维图计算出合理的导管进入口位置,利用红外标记灯在仿真手臂的外壁上标记导管的进入口,医护人员可使用手术刀在进入口处进行开口,将导管从开口处插入,最终根据导管的预计路线对导管进行伸入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强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强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