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梁场用预应力自动下料装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79173.8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9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树青;刘斌;包汉营;郭志光;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65B13/02;B65B3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聚;宋元松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梁场用 预应力 自动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场用预应力自动下料装备,涉及梁场下料装备技术领域。为了提升切割效果和效率,具体包括装备主体、切割机构和三个夹持机构,装备主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与装备主体之间固定有第一导向杆,安装架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一平移电机,第一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平移螺杆,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等结构,使用者能够将待切割的钢绞线置于装备主体内,并将其一端从容纳孔中引出,固定在第一个夹持机构上,第一个夹持机构牵引钢绞线至指定位置后,第二个夹持机构固定钢绞线,两点固定牢靠后,由切割机构进行切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梁场下料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场用预应力自动下料装备。
背景技术
预应力结构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载荷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的零部件,如钢绞线等;目前钢绞线在生产下料时,采用手动切割的方式容易造成下料精度不准,切割不便,易伤人等缺点,因此还有待改进。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30810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滑轨,且两个滑轨底部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座,且两个安装座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缸,所述底座两侧靠近滑轨一侧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延长杆的一端均通过螺纹与第一半圆板和第二半圆板的一侧外壁相连接,两个所述液压缸延长杆的一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同一个顶板。上述专利中的切割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但是还存在下料精度不准,切割不便,易伤人等缺点,因此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梁场用预应力自动下料装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梁场用预应力自动下料装备,包括装备主体、切割机构和三个夹持机构,装备主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与装备主体之间固定有第一导向杆,安装架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一平移电机,第一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平移螺杆,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调节架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杆外壁,且第一调节架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平移螺杆外壁,第一调节架顶部外壁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底部外壁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缸,第一夹持部顶端外壁滑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架底部内壁,第一电动伸缩缸的输出端固定于第一夹持部顶部外壁,第一夹持部一侧外壁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夹持部固定于第二夹持部的一侧外壁;装备主体一侧设置有供钢绞线插入的容纳孔,三个夹持机构以容纳孔的圆心为中心呈均匀圆周分布设置;切割机构设置于夹持机构的一侧。
优选的:切割机构包括第二电动伸缩缸、切割架和切割刀轮,第二电动伸缩缸的输出端固定于切割架一侧外壁,切割刀轮通过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切割架的一端内壁,切割架一侧外壁固定有切割电机,切割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切割刀轮构成传动关系。
进一步的:第二电动伸缩缸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两侧内壁固定有第二导向杆,且第一支撑架一次侧外壁固定有第二平移电机,第二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平移螺杆,第二导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架,第二调节架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二平移螺杆外壁,第二电动伸缩缸固定于第二调节架内壁。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邻一侧外壁开设有相适配的夹持槽,夹持槽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安装架一侧外壁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导料斜板,导料斜板呈交错分布设置;导料斜板一侧外壁设置有挡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架和装备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通过铰链安装有两个对称的电控门,且电控门位于导料斜板下方,两个电控门呈V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