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膨胀微球囊表面集成可延展刺激电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5769.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0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吉博文;张凯;常洪龙;冯慧成;周宇昊;梁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A61N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微球囊 表面 集成 延展 刺激 电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膨胀微球囊表面集成可延展刺激电极方法,首先将水溶性胶带压覆在可延展刺激电极上方,并施加均匀的压覆力;然后向微球囊中充气或注入造影剂使微球囊达到半膨胀状态,并在微球囊表面均匀刷涂黏性硅胶作为微球囊与可延展刺激电极之间的粘附材料;接下来通过水溶性胶带将刺激电极从硅片上缓慢剥离,将刺激电极贴附在涂有黏性硅胶的微球囊目标位置,然后将整个微球囊置于烘箱中烘干黏性硅胶;最后将微球囊在热水中充分浸泡,确保水溶性胶带完全溶解,刺激电极点以及环形地电极完全暴露出来。该方法能保证可延展刺激电极随微球囊膨胀或收缩同步变形,满足微球囊较高的变形拉伸要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延展刺激电极集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技术发展,已有部分研究报道集成应用于面向心脏诊疗的微球囊表面的柔性器件,以实现心电监测,温度传感,压力传感,射频消融等功能。目前大多数微球囊,采用的是小变形聚氨酯材料,充放气过程弹性变形量小,放气状态主要呈瘪皱状,其表面集成的柔性器件延展变形量较小。
现有技术中,2012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Dae-Hyeong Kim等在PNAS,2012,109(49):19910-19915撰文“Electronic sensor and actuator webs for large-area complexgeometry cardiac mapping and therapy”,提出球囊表面集成测量电阻的蛇形导线结构触觉传感器,用于验证与组织接触程度;2015年美国MC10公司Lauren Klinker等在ExtremeMechanics Letters,2015,3:45-54撰写“Balloon catheters with integratedstretchable electronics f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ablation and blood flowmonitoring”,提出球囊表面集成聚酰亚胺基底的蛇形导线结构电极,具备电刺激和射频消融等功能;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刘景全团队在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2019,40(10):1674-1677撰文“Flexible Multi-Positional Microsensors for Cryoablation Temperature Monitoring”,提出大尺寸球囊表面集成蛇形导线结构的Parylene-C基底柔性温度传感器,用于冷冻消融低温检测;2020年美国西北大学John A.Rogers团队在Nature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0,4(10):997-1009撰文“Catheter-integrated softmultilayer electronic arrays for multiplexed sensing and actuation duringcardiac surgery”,提出球囊表面集成蛇形导线结构的聚酰亚胺基底电极,对心内膜的电信号进行检测,并通过局部加热的方式烧蚀部分心肌组织,实现对心律不齐的治疗以及同步压力检测。以上研究虽然对器件导线进行了蛇形化结构设计,以期提高整体延展能力,然而充气状态球囊膨胀变形量小,因此对导线延展性能要求不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5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坐便器电磁阀
- 下一篇:多温度突跳式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