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纤面条预拌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75701.2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任元元;吴淼;陈功;游敬刚;华苗苗;张鑫;孟资宽;邹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7/17;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哈工博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34 | 代理人: | 李冬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条 预拌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纤面条预拌粉,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面粉35~40份、苦荞粉30~35份、青稞粉20~25份、燕麦粉10~15份、纤维素酶0.01~0.03份和半纤维素酶0.01~0.0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一部分杂粮粉进行挤压膨化,再将其与另一部分杂粮粉混合,增强了杂粮粉的加工性能;同时,通过向各杂粮粉底物中添加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并进行超高压‑酶解处理,不仅能够利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增强各杂粮底物的整体水解率,而且能够在缩短酶解反应时间的条件下,更快、更大程度地改性各杂粮粉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最终在无需加入改良剂的条件下,极大地改善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的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纤面条预拌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预拌粉,又称预混粉,是指按配比将所用的部分原辅料预先混合好,然后销售给消费者使用的原料,其在加工时可根据工艺要求继续添加水等辅料,从而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具备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目前,市售的面条预拌粉多为制备鲜面条的面粉,存在品种、营养单一和蛋白质利用率低等问题。现有研究表明,苦荞、青稞、燕麦等杂粮营养丰富均衡,除了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多种特殊的生理活性物质,故而具备降血糖、促进肠道蠕动、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因此,研制出一种杂粮面条预拌粉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045584.9,申请日20150129,名称为:一种小麦杂粮面预混粉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小麦杂粮面预混粉,其由主要原料和改良剂组成,改良剂的加入量占主要原料总重量的0.1%~0.2%;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主要原料由小麦粉50%~60%、荞麦粉20%~30%、大麦粉10%~20%和红薯粉10%~20%组成;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改良剂由维生素C 5%~10%、硬脂酰乳酸钙5%~10%、葫芦巴胶15%~30%和玉米淀粉50%~70%。
上述专利文献通过改良剂对各原料的内在品质进行修饰,能够避免由于荞麦粉、大麦粉等杂粮粉的添加而对面条的弹性、韧性及其可塑性造成的影响。但是,该小麦杂粮面预混粉中的杂粮含量较低,仅为30%~50%,未能达到高纤食品的要求,不能使其面条得到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由于杂粮粉自身无法形成面筋网络,若是提高杂粮粉在预拌粉中的添加量,则会造成面条加工困难和口感不佳等问题。此外,改良剂的添加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高纤面条预拌粉的制备方法,以达到在无需加入改良剂的条件下,克服面条加工困难和口感不佳等问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纤面条预拌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至少达到在无需加入改良剂的条件下,克服面条加工困难和口感不佳等问题,并且提高面条的营养价值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一种高纤面条预拌粉。按重量份计,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的原料包括面粉35~40份、苦荞粉30~35份、青稞粉20~25份、燕麦粉10~15份、纤维素酶0.01~0.03份和半纤维素酶0.01~0.03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粉中,湿基面筋质的重量百分比不小于30.0%,干基蛋白质的重量百分比不小于12.2%,干基灰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0.70%;和/或,所述苦荞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和/或,所述青稞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和/或,所述燕麦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和/或,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限定所述面粉中湿基面筋质、干基蛋白质和干基灰分的重量百分比,以及所述苦荞粉、所述青稞粉和所述燕麦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能够在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用于制备面条时,促进面条成型,从而降低加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5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