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纤面条预拌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75701.2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任元元;吴淼;陈功;游敬刚;华苗苗;张鑫;孟资宽;邹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7/17;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哈工博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34 | 代理人: | 李冬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条 预拌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纤面条预拌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的原料包括面粉35~40份、苦荞粉30~35份、青稞粉20~25份、燕麦粉10~15份、纤维素酶0.01~0.03份和半纤维素酶0.01~0.03份;
制备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苦荞粉分为第一苦荞粉和第二苦荞粉,将所述青稞粉分为第一青稞粉和第二青稞粉,将所述燕麦粉分为第一燕麦粉和第二燕麦粉;
将所述纤维素酶分为第一纤维素酶、第二纤维素酶和第三纤维素酶,将所述半纤维素酶分为第一半纤维素酶、第二半纤维素酶和第三半纤维素酶;
使所述第一苦荞粉、所述第一青稞粉和所述第一燕麦粉各自进行挤压膨化,分别得到苦荞膨化粉、青稞膨化粉和燕麦膨化粉;
将所述第二苦荞粉与所述苦荞膨化粉混合溶解于水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再加入所述第一纤维素酶和所述第一半纤维素酶,得到第一反应溶液;
将所述第二青稞粉与所述青稞膨化粉混合溶解于水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再加入所述第二纤维素酶和所述第二半纤维素酶,得到第二反应溶液;
将所述第二燕麦粉与所述燕麦膨化粉混合溶解于水中,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再加入所述第三纤维素酶和所述第三半纤维素酶,得到第三反应溶液;
使所述第一反应溶液、所述第二反应溶液和所述第三反应溶液各自依次进行超高压-酶解处理、灭酶、离心、干燥和筛分,分别得到改性苦荞粉、改性青稞粉和改性燕麦粉;其中,所述超高压-酶解处理的压力为180~220MPa,温度为48~53℃,时间为25~30min;
将所述改性苦荞粉、所述改性青稞粉、所述改性燕麦粉和所述面粉混合,得到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纤面条预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粉中,湿基面筋质的重量百分比不小于30.0%,干基蛋白质的重量百分比不小于12.2%,干基灰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0.70%;
和/或,所述苦荞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
和/或,所述青稞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
和/或,所述燕麦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
和/或,所述高纤面条预拌粉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不大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纤面条预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的酶活性不小于1.0×105U/g;
和/或,所述半纤维素酶的酶活性不小于1.0×105U/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纤面条预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包括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其中,所述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的重量比为2~4:0.5~1.5:0.5~1.5;
和/或,所述半纤维素酶包括内切1,4-β-D-木聚糖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和阿魏酸酯酶;其中,所述内切1,4-β-D-木聚糖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和阿魏酸酯酶的重量比为3~5:0.5~1.5:1~3: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57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