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的收边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4141.9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平;郭爱军;王璐;李志荣;王富军;林婧;姜博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7/12 | 分类号: | B21F27/12;A61F2/07;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机械 编织 金属丝 高分子 混编 管道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的收边工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收边工艺包括修剪混编管道一端的高分子丝以暴露金属丝头端,先采用热熔法对高分子丝部分进行封边,再在暴露的金属丝头端涂覆生物医用粘合剂,或者先点焊暴露的金属丝头端以钝化,再在金属丝头端涂覆生物医用粘合剂;用生物医用微导管套接相向的、涂好粘合剂的金属丝头端,加热使生物医用微导管收缩从而紧紧包覆金属丝头端,完成收边处理。本发明解决了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热处理温度差异巨大而不易处理的难题,实现了一体式覆膜支架端部的理想收边。工艺简约、效果显著,有利于大力推动机械编织的二元混编一体式覆膜支架的产业化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的收边工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在介入医学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混编管道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速度快、工艺自动化和标准化、结构设计及调控灵活、产品质量稳定一致。相较于现有的覆膜支架产品,估计其生产成本仅有目前商品成本的10-20%。在高端耗材带量集采的大背景下,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的这些优势将得到空前的发挥。然而,连续化生产的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后期裁剪后存在金属丝和高分子丝头端暴露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对这种裁剪后的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的“边”进行良好处理的理想工艺。因此,这极大地限制了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本技术领域针对该关键问题,亟需一种面向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的收边工艺,以期突破该瓶颈。从而快速推动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在介入医学领域的全面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针对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如何收边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面向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的收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修剪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一端的高分子丝以暴露金属丝头端,采用热熔法对高分子丝部分进行封边,修剪并保持暴露的金属丝头端长度一致;
步骤2:在暴露的金属丝头端涂覆生物医用粘合剂,或者先点焊暴露的金属丝头端以钝化,再在暴露的金属丝头端涂覆生物医用粘合剂;
步骤3:用生物医用微导管套接相向的、涂好粘合剂的金属丝头端,加热使生物医用微导管收缩从而紧紧包覆金属丝头端,收边处理完成。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修剪机械编织型金属丝和高分子丝混编管道一端的高分子丝,修剪后,高分子丝长度比金属丝短2-10mm。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采用热熔法对高分子丝部分进行封边,采用的加热温度在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修剪并保持暴露的金属丝头端长度一致,暴露的金属丝头端长度范围为2-10m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在暴露的金属丝头端涂覆生物粘合剂,生物粘合剂包括蛋白类粘合剂、多糖类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聚乙二醇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和有机硅系粘合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点焊暴露的金属丝头端以钝化,采用的点焊温度等于金属丝的熔融温度,点焊时间为1s。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用生物医用微导管套接相向的、涂好粘合剂的金属丝头端,相向的金属丝头端可以是相邻的金属丝或者不相邻的金属丝。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用生物医用微导管套接相向的、涂好粘合剂的金属丝头端,采用的生物医用微导管包括PVC、PP、PE、PA、PEBAX、PTFE、PEEK、FEP、PFA、ETFE、TPU和TPE微导管。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生物医用微导管的内直径大于等于金属丝的直径,生物医用微导管的壁厚为2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流量的负载分担方法、存储介质、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