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电化学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重金属有机络合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305.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宋佩佩;杨朝晖;熊炜平;贾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61;C02F101/20;C02F101/30;C02F1/66;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电化学 氧化 耦合 絮凝 处理 重金属 有机 络合 废水 方法 | ||
1.利用电化学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重金属有机络合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含Cu-EDTA的废水pH值至7,废水中Cu的初始浓度为50mg/L;将浓度为1g/L的NaCl电解液加入电化学氧化-电絮凝耦合装置的反应槽中;
(2)将调节pH值后的Cu-EDTA废水置于电化学氧化-电絮凝耦合装置的取样槽中,打开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和蠕动泵,接通电流使电流密度为10.29mA/cm2,蠕动泵通过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将取样槽中的废水送入反应槽;反应槽对Cu-EDTA废水进行处理60min;
所述电化学氧化-电絮凝耦合装置包括反应槽和取样槽,所述反应槽和取样槽通过蠕动泵连接;所述反应槽内设有电氧化电极和电絮凝电极,所述电氧化电极和电絮凝电极均浸没于电解液中,所述电氧化电极和电絮凝电极之间串联连接,并与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氧化电极包括阳极板和第二双电极板,所述电絮凝电极包括第一双电极板和阴极板;所述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分别连接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和第二双电极板均为DSA电极,所述第一双电极板和阴极板均为Al电极;
电极板的排列方式从左向右依次为:阳极板、第一双电极板、第二双电极板、阴极板;
所述蠕动泵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与取样槽连接;所述蠕动泵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与反应槽连接;所述取样槽的底部设有磁力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3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