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2088.9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白国良;孙家恺;丁鑫品;李凤明;桑盛;殷磊;董涛;闫建成;刘梦薇;李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E02D3/10;A01G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曲进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治理 方法 | ||
1.一种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采坑的边界;
计算所述采坑的回填标高;
将渣土回填到所述采坑内,将土壤回填到所述采坑内,且所述土壤覆盖在所述渣土的上方;
在所述采坑的边界处设置排水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坑的边界包括环境整治边界、工程边界、采坑上部边界和回填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厚度大于等于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植植被,在所述土壤的上方移植植被,以使所述采坑与周边原生地貌相协调,且所述植被的覆盖度大于等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包括但不限于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和青海中华羊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原地表土剥离存放区理化性质较好的物料进行筛选破碎,并辅以有机肥改良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道路,所述道路沿所述采坑的边界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防护围栏,所述防护围栏沿所述采坑的边界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坑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采坑进行削坡处理,以使出露原地表面积为所述采坑占地面积的50%~60%,以使出露岩壁面积为所述采坑的坡面面积的3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0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