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动车维修用的抬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0657.6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台铃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6 | 分类号: | B66F7/16;B66F7/24;B66F7/28;B60S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王慧敏 |
地址: | 22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动车 维修 抬升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车维修用的抬升结构,包括底板以及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限位机构由限位座、坡块以及限位板组成;所述限位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将电动车的车轮限位在两端的限位机构内,并通过向上滑动限位板,使得限位板顶部与车轮的中心相对应,此时利用外接的直杆横穿在两侧限位板中的通孔内,可以将电动车的车轮限位,从而实现对电动车的初步限位,且在电动车移动至该限位机构内时,其车轮的底端会契合在限位座底部的弧形槽内,便于后续对其车轮的限位,且利用该限位机构将车轮限位后,便于后续抬升电动车进行维修,避免由于电动车无法限位而导致其无法抬升,或是抬升后无法保持其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电动车维修用的抬升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可以称之为电驱车,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常规意义上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相对于加油的摩托车,其动力稍差,且容易发生损坏,需要经常维修,以保证其能够正常行驶。
电动车的维修,主要涉及到电路以及结构的维修,关于电动车电路方面的维修,需要维修工人将电动车的需维修的部位外壳拆除进行线路排查;而电动车结构方面的维修同样需要维修工人将电动车需更换和维修的部件拆下,进行维修;而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动车维修时,由于电动车需要维修的部位一般位于电动车的底部,因此导致维修工人在维修时,需要弯腰进行排查线路和拆除零部件,长久时间的弯腰动作会导致维修工人身体不适,从而导致维修进度缓慢,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电动车的维修时长;特别是针对现有的智能电动车,若是不仔细排查,更容易导致电动车线路的损坏,而间接增加电动车的维修成本。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电动车维修用的抬升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由于电动车需要维修的部位一般位于电动车的底部,因此导致维修工人在维修时,需要弯腰进行排查线路和拆除零部件,长久时间的弯腰动作会导致维修工人身体不适,从而导致维修进度缓慢,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电动车的维修时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电动车维修用的抬升结构。
一种智能电动车维修用的抬升结构,包括底板以及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所述限位机构由限位座、坡块以及限位板组成;所述限位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坡块对称设置在限位座的横向两端;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限位座的两侧壁上;所述限位座的内部底面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契合槽;所述限位板契合连接在契合槽内;所述契合槽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卡轴;所述契合槽的底面上开设有一号卡槽;所述一号卡槽设置在卡轴的正下方;所述限位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对称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对称设置在契合槽的两侧;所述限位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底端;在电动车移动至对应的限位机构处,车轮底部会与底部的弧形槽契合,从而实现对电动车车轮的初步限位,随后由维修人员向上滑动限位板,使得限位板逐渐与车轮中心护板对应,随后由维修人员利用身边可利用的直杆横穿在两侧的通孔内,且直杆穿孔在车轮的轮毂中,从而实现对电动车车轮的初步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壁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设置在限位板的内壁中部,且所述滑腔与卡轴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限位板通过滑腔滑动连接在卡轴上;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开设有贯穿的二号卡槽;所述二号卡槽、卡轴以及一号卡槽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的两端分别滑动在对称设置的滑槽内;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通孔;利用直杆穿孔在两侧的通孔内,即能够实现对车轮的初步限位,且在限位板到达指定的位置时,需要先利用直杆将限位板固定,即利用直杆连接一号卡槽以及二号卡槽,便于后续对车轮的限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台铃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台铃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果罐后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