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D转换器误差校准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70020.7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恺;区均灌;谭章德;王岩;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陈敏;吴昊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ad 转换器 误差 校准 方法 装置 控制器 伺服 驱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D转换器误差校准方法、装置、控制器、介质和伺服驱动器。该方法包括:读取待校准的AD转换器输出的转换数据;获取待校准的AD转换器的工作温度;根据已存的温度漂移曲线和待校准的AD转换器对应预设输入量的理想转换数据,确定工作温度所对应的补偿系数;其中,温度漂移曲线表征预设输入量在AD转换后的数据与温度的关系;采用补偿系数对转换数据进行误差校准,得到校准之后的转换数据。采用本发明,提高了AD转换器的误差校准准确度,AD转换器的数据读取准确度更高,从而提升了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D转换器误差校准方法、装置、控制器、介质和伺服驱动器。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驱动电机的运行,其控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来说,伺服控制系统采用三环控制架构,其中电流环为系统内环,速度环和位置环为系统外环;作为多闭环控制系统,系统外环性能的提高依赖于系统内环的优化。因此,电流环是伺服控制系统中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改善控制性能的关键,为了达到伺服控制系统比较精确和快速的控制效果,必须保证相电流能够精确快速的实现采样。
目前,常见的电流采样方案有霍尔电流传感器和采样电阻两种方案,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通过AD(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控制环路的运算。所以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直接影响到了电流采样的精度。AD转换器中常见的直流误差有失调误差和增益误差。失调误差会导致电机扭矩在定子电流频率下振荡,增益误差会导致电机扭矩在两倍的定子电流频率下振荡,而扭矩波动会导致振动、噪声和机器的过度磨损,还会引起转速波动。
传统技术中,用户一般在室温下校准失调误差和增益误差。然而,伺服驱动器可能工作在不同的环境温度,工作温度的变化会出现失调误差和增益误差的变化,导致误差校准不准确,降低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从而影响电流采样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AD转换器的误差校准准确度低,导致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低,从而导致电流采样的精度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D转换器误差校准方法、装置、控制器、介质和伺服驱动器。
一种AD转换器误差校准方法,包括:
读取待校准的AD转换器输出的转换数据;
获取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的工作温度;
根据已存的温度漂移曲线和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对应预设输入量的理想转换数据,确定所述工作温度所对应的补偿系数;其中,所述温度漂移曲线表征所述预设输入量在AD转换后的数据与温度的关系;
采用所述补偿系数对所述转换数据进行误差校准,得到校准之后的转换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的工作温度,包括:
采集温度监测装置监测的温度,所述温度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所处工作环境;
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监测的温度得到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的工作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监测的温度得到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的工作温度,包括:
计算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监测的温度与预设关系系数之和,得到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的工作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已存的温度漂移曲线和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对应预设输入量的理想转换数据,确定所述工作温度所对应的补偿系数之前,还包括:
以与所述待校准的AD转换器同型号的AD转换器为样机,采集所述样机在不同温度下对所述预设输入量进行AD转换的输出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