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社会行为的传染病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8689.2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鄢小征;魏超;陈吉洪;陈财;吴文;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06F16/9536;G16H50/30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郭涵炜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社会 行为 传染病 追踪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社会行为的传染病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密切接触者,再基于所述密切接触者确定与所述密切接触者有关联的其他目标对象;基于与所述密切接触者有关联的所有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中社会行为的类型和所述目标对象的传播系数,计算所述目标对象的每个密切接触者的密接分数;基于所述密接分数确定高风险传染人员。根据本公开,能够全面且精准地确定高风险密接人员,提高了疫情期间人工排查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紧缺、无法大面积进行医学检测的情况下,为各地的疫情排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社会行为的传染病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如何在疫情的萌芽状态就为疫情的精确防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为精准社会治理提供技术保障,成为大数据技术工作者的一项挑战。传统的追踪方法都是通过单一的数据追踪密切接触者,比如视频数据、非接触式设备数据,尚无较全面、较完整的综合各类数据的分析应用,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积分模型来区分暴露风险的高低。所以,现有技术中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技术存在不够全面、无法区分风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社会行为的传染病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会行为的传染病追踪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密切接触者,再基于所述密切接触者确定与所述密切接触者有关联的其他目标对象;
基于与所述密切接触者有关联的所有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中社会行为的类型和所述目标对象的传播系数,计算所述目标对象的每个密切接触者的密接分数;
基于所述密接分数确定高风险传染人员。
可选地,基于与所述密切接触者有关联的所有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中社会行为的类型和所述目标对象的传播系数,计算所述目标对象的每个密切接触者的密接分数,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密接分数M:
其中,m表示社会行为的分数,f表示目标对象的传播系数,n表示与密切接触者有关联的目标对象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社会行为的分数包括社会行为的基础分数,其中,所述社会行为数据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且每种类型的社会行为对应不同的基础分数。
可选地,所述社会行为的分数包括社会行为的基础分数和附加分数,其中,对于同一类型的社会行为,包括至少一个子类,且每个子类对应于不同的附加分数。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传染病的确诊人员和疑似人员,所述目标对象的传播系数包括:确诊人员具有第一传播系数,疑似人员具有第二传播系数,其中,第一传播系数大于第二传播系数。
可选地,基于所述密接分数确定高风险传染人员,包括:
比较所述密接分数与预设阈值,确定高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所述密接分数所对应的密切接触者为高风险传染人员。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分析传播路径和/或超级传播者。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会行为的传染病追踪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
密接确认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社会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密切接触者,再基于所述密切接触者确定与所述密切接触者有关联的其他目标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8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