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68346.6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隋美菊;陈世桢;孙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9/10 | 分类号: | A61K49/10;A61K49/18;A61K49/22;A61K41/00;A61K47/2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董路 |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红素 配位聚合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由锰离子和血红素中特有的两个羧基通过配位聚合作用形成,且所述的纳米颗粒呈立方体结构,平均边长为17~20nm,所述的血红素为氯化高铁血红素。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pH=7的NaOH溶液中,锰源与血红素在120℃下进行水热合成反应,所述的血红素为氯化高铁血红素,水热合成反应时间为3h,反应完成后,得到所述的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源为MnCl2·4H2O。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源中锰离子与血红素的摩尔比为1:160。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在制备多模态成像显影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模态成像为磁共振成像和光声成像。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血红素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为肺癌肿瘤,肿瘤治疗包括光热治疗、化学动力学治疗和铁死亡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83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