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缺血性脑卒中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8023.7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遇伯;杨珅珅;孙桂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许佳 |
地址: | 30161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血性 脑卒中 预警 方法 | ||
1.一种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缺血性脑卒中预警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代谢组学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分析,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将所述候选生物标志物联合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预警;所述候选生物标志物包括:2,2,2-三氯乙醇、1-甲基吡咯啉、硫代吗啉-3-羧酸盐、2,4-二甲基-1-(1-甲基乙基)苯、SM(18:0/14:0)、LysoPC(18:0/0:0)、PE-NMe(18:1/22:1)、PC(18:0/18:0)以及PC(18:2/18:2);
所述预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血清样本,随机分为S1组和S2组,其中,所述S1组血清样本组成发现阶段,所述S2组血清样本组成验证阶段;
步骤2:基于UPLC-Q/TOF-MS技术和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所述发现阶段的S1组血清样本,筛选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步骤3:利用S2组血清样本验证所述候选生物标志物,分析获得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步骤4:将所述潜在生物标志物与临床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进行联合分析,在代谢组学角度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预警方法;
步骤3中所述潜在生物标志物包括:1-甲基吡咯啉、SM(18:0/14:0)、PC(18:0/18:0)、LysoPC(18:0/0:0)以及PC(18:2/18:2);
步骤4中临床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通过对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不同来源的血清样品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所得;
在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时,1-甲基吡咯啉、SM(18:0/14:0)和PC(18:0/18:0)呈下降趋势,LysoPC(18:0/0:0)和PC(18:2/18:2)呈上升趋势;
所述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时,联合下调的1-甲基吡咯啉以及上调的LysoPC(18:0/0:0)和PC(18:2/18:2),可对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缺血性脑卒中进行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80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语音伴读方法、装置以及伴读盒
- 下一篇:造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