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及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4672.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董俊言;多鹏;程佳慧;孙影;杨道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4;H01M10/6555;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系统 散热 结构 | ||
1.一种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排设置的第一电池列和第二电池列,所述第一电池列和所述第二电池列均包括多个双侧出极耳的软包电芯,所述第一电池列的一侧极耳与所述第二电池列的一侧极耳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电池列与所述第二电池列之间设有竖置的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电池列的内侧极耳与所述第二电池列的内侧极耳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侧接触;
所述第一电池列远离所述第二电池列的一侧设置有竖置的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电池列的外侧极耳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内侧接触;
所述第二电池列远离所述第一电池列的一侧设有竖置的第三液冷板,所述第二电池列的外侧极耳与所述第三液冷板的内侧接触;
所述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和所述第三液冷板均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和所述第三液冷板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连接管件形成液冷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包括总进水管、第一三通接头、第二三通接头和总出水管;
所述总进水管通过所述第一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水口、所述第三液冷板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三液冷板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出水口与所述总出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列与所述第二电池列中的多个所述软包电芯为立式排放,且相邻所述软包电芯之间以最大面积的面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和所述第三液冷板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均位于同侧,且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的管口方向均朝上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和所述第三液冷板上的进水口均位于出水口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三液冷板的内侧表面均贴附有导热垫,所述导热垫与对应的软包电芯的极耳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有快插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回路内通入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包括50%乙二醇-水溶液。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系统液冷散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6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氯缓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层气隙的磁齿轮复合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