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物脱壳制备全谷物米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4215.0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谭斌;田晓红;刘明;汪丽萍;高琨;刘艳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2B3/00 | 分类号: | B02B3/00;B02B7/00;B02B7/02;A23L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物 脱壳 制备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谷物脱壳制备全谷物米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带壳的谷物在温度为130℃‑230℃、压力为0.17MPa‑2.70MPa的水蒸汽中进行蒸汽爆破处理,保压时间为10s‑600s,然后进行干燥、分离脱壳操作后,得到完整的谷壳和完整的全谷物米。该方法对小麦、谷子、糜子、高粱、水稻、青稞、燕麦、薏苡、大麦、荞麦、藜麦或籽粒苋脱壳效果较好,尤其对苦荞麦、甜荞麦、皮燕麦等假谷物脱壳效果改善明显。该方法整米率高、脱壳率高、损失率小,加工周期短、皮壳剥离完全、能耗低、效率高,制备的全谷物米营养丰富、口感好、香味足、糊化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谷物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谷物脱壳制备全谷物米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谷物脱壳是谷物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脱壳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着脱壳的成本及产品的质量,由于谷物的大小、形状、质地坚硬程度、谷壳和籽粒之间的紧密程度等因素不同使其所用的脱壳装置和方法也不同。
目前,较为成熟的脱壳技术是小麦和稻谷,其他谷物的脱壳加工技术大多是从小麦和稻谷脱壳技术改进的,因每种谷物原料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并不完全适用,导致产品质量差。许多谷物因为没有合适的脱壳装置,使谷物在脱壳过程中,受力不均,造成整精米率低、破损粒多、碎米多、脱壳不完全等现象时有发生。有时不能实现一次脱壳,常需要进行多次反复脱壳。即使是比较成熟的稻谷脱壳设备,也因为稻谷品种不同,脱壳的技术参数不容易确定,而使得脱壳后稻米品质下降。有些谷物,例如苦荞,瘦果较小,顶端矩圆,棱角钝,多有腹沟。苦荞麦麦仁较脆,壳韧性大,壳仁紧贴,这使得其脱壳特性不同于其他壳体类谷物,传统的脱壳方法和设备均无法达到苦荞麦脱壳的要求,极易造成整仁率低,麦仁破碎率较高,产品品质较低,达不到粒食食用的要求。范维果(苦荞麦表层硬化技术研究及其脱壳机改进试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改进了一种苦荞动态调压磨削非热脱壳方法及脱壳机,脱壳率可达84.44%,但整仁率只有80.83%。刘艳辉等(刘艳辉,杜文亮,吴英思.苦荞麦脱壳工艺及主要参数的优化[J].农机化研究,2008(12):131-133)提供了一种蒸汽润湿-沙盘式和蒸汽润湿-橡胶式脱壳方法,但整半仁率只有37.6%。有些谷物,例如燕麦,果实的内颖内凹,内、外颖钩合部分接触面积较大使钩合强度较大,因内颖不能压陷于胶面,达不到纵向搓撕脱壳目的,不能使用胶辊砻谷机脱壳,一般采用撞击脱壳方法,但在撞击过程中,燕麦容易破碎,增加碎米率,破碎籽粒易产生脂肪酶,易发生脂肪氧化反应,使燕麦籽粒酸败。如何获得高整仁率是这类谷物脱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目前的苦荞和燕麦脱壳技术中,为了提高脱壳整仁率,需要在对原料进行浸泡、蒸煮、干燥、脱壳、干燥等工艺,这种熟化脱壳方法在燕麦和苦荞脱壳中常被使用,但这种熟化脱壳方法使原料中的水溶性物质被溶出,营养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熟化脱壳生产中的能耗和水耗较高,其电耗约20kW·h/t,水耗约3-4m3/t,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在脱壳过程中,谷粒品质有所改变。此外,还有一些动态磨削脱壳技术,通过低压碾磨,使苦荞麦籽粒棱脊和锥顶处的外壳被磨削而露白,减小外壳三瓣之间的结合力,再对苦荞麦实施低压揉搓,使得壳仁剥离,该方法得到的苦荞麦仁完整,但苦荞麦壳不完整,应用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物脱壳制备全谷物米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物脱壳制备全谷物米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整米率高、脱壳率高、损失率小;与传统脱壳方法相比,加工周期短、皮壳剥离完全、能耗低、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谷物脱壳制备全谷物米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带壳的谷物在温度为130℃-230℃、压力为0.17MPa-2.70MPa的水蒸汽中进行蒸汽爆破处理,保压时间为10s-600s;
然后进行干燥、分离脱壳操作后,得到完整的谷壳和完整的全谷物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